房子和家是两个概念

标签:
新西兰的建筑 |
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
风景可以是这样的
房子和家是两个概念
喜欢看房子,无论是新西兰的还是中国的。新西兰的我房子我会在房地产信息里面找,如果open
home就在我家附近,我会亲自过去看看,当然也要看这个房子是不是值得看;中国的房子我会看《一条》,当然还有其他渠道的资源。
房子看多了,我会发现那些拿出来展览的房子,其实就是房子,而不是家。在国内现在都流行改造旧房,或者搬迁到郊外,农村去,在那里建造一个全新的,或者改造一个当地的老宅,按照自己的喜欢,当然也融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或者西方现代建筑的元素,的确看起来很不错。
但是这些房子只适合在照片上让人欣赏,因为每个摆设,每种色彩,房子主人的每个行为仿佛都是为仪式感而存在的,这样的房子,只可欣赏,却不是家。家的感觉是温暖舒服,而房子的感觉就是图片,是给别人看的图片。
我很欣赏那些美丽的房子,但是不会选择居住,因为那很累。仪式感偶尔为之,拍拍照片发发朋友圈就算了,如果天天这样正襟危坐期待一次茶道,坐看咖啡壶的滴漏,然后把点心摆得整整齐齐,放在熨得平平整整的台布上,边上还要放一枝玫瑰,那仪式还没有结束,茶或者咖啡就凉了。辛苦。
我经常走神,尤其是在看人家的房子的时候。之前看到国内的一个房子,是被赞誉的那种,完全复古,园子中有池塘,而走廊就在池塘的边上,屋外枝繁叶茂,阳光都很难进来,整个房子都很阴暗,而主人为了配合这个房子,穿着长袍马褂,拖泥带水的样子,的确很复古,很画面,但是,有没有考虑到江南的梅雨季节?这样的房子会生出多少霉变?还有那种追求极简的房子,直接水泥墙面地面楼梯,不加修饰,这样的房子住着,人气都没有了,相当的冷漠;还有艺术家的房子,墙上都是各个知名画家的画作,大大小小的,挂满了能看到的一切空白。有的画可以理解,有的画可以说是恐怖,张牙舞爪的巨幅,这样的东西挂在房子里半夜起床都会吓半死。
这样的房子,就是房子,不是家。英文里面的House和Home也是两个概念。房子只是房子,但是家却不单纯是家,里面有人气的,才是家。
我曾经去过一个朋友的房子,一进门就相当震撼,精美绝伦,每个地方都可以成为一幅画,每件器物都有来头,但是我没有待多久就逃了,因为我连坐都没有敢坐,怕坐皱了朋友一丝不苟的铺着整洁白布的椅子,原本还想借用朋友的厕所的,一看到人家的房子那么整洁完美,用人家的厕所都是大不敬的感觉,对,就这个感觉。房子是美的,但是冷的。
现在很多建筑设计感觉都走偏了,直接奔着房子去的,而不是为了家。
真正美好的是,房子和家的圆满结合,有房子的美感和仪式,也有家的温暖和舒服。
曾经被评为新西兰十大获奖建筑之一的位于南岛一所房子,的确很美,依山傍水,而室内的每件家具摆设都精心设计,一丝不苟,这就是房子。
另外我们再看一栋位于奥克兰的房子,在水边的,有自己的码头,这个房子就是家。因为温暖,舒服,阳光。
我们需要的是家,当然,房子发展好了,就会变成家。比如南岛的那个房子,换了一个爱生活的人来住,就会很快变成家。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喜欢看的是家,并不是房子。
是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