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有活力了
(2020-04-28 15:18:33)
标签:
新西兰中国传统 |
大头妈的心情
开始有活力了
新西兰四级警报在经历了六周之后昨天终于降级为三级。不可否认,新西兰在抗疫这方面成效显著,现在每天发现阳性的人都在个位数,新西兰为六周不能工作的人和三级警报下还不能工作的人发放了大量的补助,新西兰财政部还计划给每个人再加补助。这些钱也是天文数字。
前几天新西兰政府还宣布支出一亿纽币约合人民币5亿购买1600间汽车旅馆客房的使用权用来容纳无家可归者,直到他们有长期的住处。随着疫情的结束,政府将恢复建造公屋,以提供更多的住房给无家可归者。
在关注弱者方面,新西兰政府做得很不错。高税收,高福利形成的福利社会,其真正的含义是将福利还给人民。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之前我们一直在说新西兰的税很高,我们收入的差不多三分之一都交了税,颇有微词,但是现在看,我们缴纳的税都用在了特别时期公众的福利上,尽管我们这次没有实际享受到,但是谁能否认,社会恢复正常,人民安居乐业的大环境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回报呢?
我们是看着新西兰整个抗疫的过程,看到了政府的果断和民众的配合,看到每天发布的好消息,也看到了今天降到三级警报之后开始繁忙的交通。
今天到公司,我们这个商业圈又活了起来,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员工和快递员也来来往往,人依然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当时很显然表情已经很放松了。好像有劫后余生的感觉。
希望疫情过去之后,这里的一切都恢复如初,安定祥和,欣欣向荣。
团聚之后的副产品
这么多周过去了,很多人有大把的时间陪孩子读书,陪孩子上班,给孩子做饭。去超市买东西,就会发现新西兰人的车子里堆满了吃的东西,想想也是,在家除了出去锻炼身体,剩下的不就研究吃的吗?
我们隔壁邻居的家里经常飘来烧烤的味道,那是一本正经用烤箱的架势,不像过去除了偶尔飘来方便面的味道,其他好像什么都没有。咦,我都怀疑他们做不做饭?
我闺蜜Razo妈今天带着蛋糕、四川泡菜、油条和绿豆芽来看我。这四样是不是很简单?但是,都是她自己做的,这就不简单了:蛋糕自己做的;泡菜自己泡的;油条自己炸的;绿豆芽自己发的……她说在家里这些天就在厨房里忙了,好像比过去还更忙,孩子都在家里办公了,人多就忙吃的了,然后还忙追剧,总之很忙。
我也比过去在吃的方面花了一些时间,毕竟多了一个很能吃的小伙子,扫荡冰箱的速度比我们两个人的时候快多了,不过,我的做菜技术有了很大的长进,比如百叶丝炒素肉和西洋芹,好看好吃;泰式咖喱土豆胡萝卜洋葱一锅烩也很热闹;还有一个意大利通心粉做得可歌可泣,我觉得以后我靠这个通心粉可以开一个意大利通心粉面馆……
团聚以后的副产品是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吃的,有更多的时间围着餐桌坐着,顺便还看看老掉牙的电视剧。
其实也蛮好的。这就叫做随遇而安。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加拿大的华人男孩子,唱京剧唱得可真好,有板有眼的,一点看不出是在国外长大的。看到他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海外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或者说是着迷甚至比很多生活在国内的人都更甚。
我认识一个华人律师,年轻人,地道的京剧迷,也是票友,据说还是拜师的,那京剧唱得非常地道,而在我们的印象里,现在喜欢京剧的都是老人了,没有想到还真有年轻人喜欢这个,愿意去学这个。
中国京剧后继有人就好了。
拐哥哥现在的繁体字写得比我们还好,他是通过韩文来重新认识繁体字的。我们现在写繁体字都写不完全,读没有问题,但是写总是会缺胳膊少腿,因为我们从小就没有接受过繁体字的训练,而汉字里包容的精华还都在繁体字里,只有在繁体字里才能知道汉字为什么会这样表意。
我一直认为,在国外长大的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母国的文化,这是我们的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待人接物的处世哲学以及中庸之道,可以让我们对一切事物都采取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急不躁才能成大事。
不要以为一口流利的英文就可以了,只有首先通晓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然后熟练地使用第二种语言甚至第三种语言,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厚此薄彼未必是好事。
今天想哪说哪。
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