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可以证明没有忘记
(2020-01-30 14:40:06)
标签:
朋友专业 |
大头妈的心情
有些东西可以证明没有忘记
这些年有不少读者朋友到新西兰旅游什么会顺便来看我,也知道我忘性大,所以都很自觉地留下到此一游的标志,这就是礼物,简单的说,是猫工艺品或者一些手工艺品。我对抽象的东西记不住,甚至对人脸也记不住,但是对他们送给我的礼物,我一定记得住。我甚至会通过这些礼物来联想来过的客人都是谁。这也是我时常站在这些礼物面前端详的结果。
苏州一个朋友在几年前来过一次,当时送了我一对手工做的布玩偶,我一直觉得那就是我跟黄老爸老了以后的样子,很喜欢,当时就放在架子上,每次看,都会想起苏州的这个朋友。
前几天,这个苏州朋友说要来看我了,怕我想不起她来,就发了我当年写她来做客的文章给我,启发我的记忆。其实她一说我就知道她是谁了,那个布玩偶啊,没错的。
所以她这次一来我公司就看到架子上的那对老年布玩偶,说这是她送的。我说是的,我很喜欢,搬家的时候也一起带了过来。
我的公司里有很多这样的礼物,每个礼物后面都有一张亲切美好的脸。他们不远万里来看我,并且还记得我的喜好,在满当当的行李箱里塞下这些礼物,这样的惦记已经让我感动。
我时常端详这些礼物,也时常感叹我们或许再见的机会很少了,它们依然在,而我们的再会,已然不再会。
所以我各位珍惜这样的机会,我们见面,我们交谈,我们告别,它们留下了,你们走了。也是完美。
文字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你写了,有人看,有人喜欢,就想认识你,于是原本从来不会见面更谈不上交集的人会千里万里来见面,看看这个下她喜欢的鸡蛋的鸡究竟怎么样,或者心满意足而归,或者不过如此而回,总之,是见了,新西兰之行也不算缺憾。我有时候感觉自己很幸运,会在一部分人的旅行计划里,当然这里面不完全是因为我,而是我们家的那些猫,还有糖糖。有一个朋友说,她最喜欢黄黄,为了黄黄她也要来新西兰一趟。但是黄黄没有等到她。她很悲伤的说,新西兰再也没有可以吸引她的地方了。
我同意。在我们家本来就是人不如猫,也不如狗。
黄黄,你牛。
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可以学的专业很多?
这个题目对想来新西兰留学的朋友很有吸引力。
今天群里一个朋友问我,哪里可以学到正宗的咖啡手艺?我说MIT,当然这是新西兰的MIT不是美国的MIT。这是新西兰十六所国立理工学院之一,也是名列第一的理工学院,里面就有西点咖啡专业,从这个专业出来不愁找不到工作。
新西兰的国立理工学院是纯实用性的学院,也就是培养技术人才的,理工学院毕业的学生就业率都非常高,因为学以致用啊,上课时间段,实习机会多,时间紧凑,而且师资有保障,所开设专业都是新西兰所急需的,如果单纯从就业的角度,读理工学院是一个非常好选择。
最重要的是,理工学院的专业都非常有意思,除了广大中国留学生喜欢的商业会计幼教护理计算机之外,还有汽车造船维修电工水工等各种技术性的专业;另外还有物流,海事等,我看这些专业都很有趣,尤其是海事学院,多有意思啊,新西兰是一个岛国,四面都是海,凡是跟海洋有关的专业都在海事学院里了,怎么就没有听说中国留学生去学呢?
对啦,上次来我公司一个留学生小朋友学的是葡萄酒酿造专业,现在在一个酒庄工作,多好。总比大家一窝蜂去学商业会计幼教护理强吧。
拐哥哥的同学有一半高中毕业去读了理工学院,一两年以后就出来工作了。相比之下,八所国立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如理工学院的。从就业角度来看,技术员和工程师相比,肯定技术员更好找工作啊,要知道新西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员远比工程师要多。
还有一个不容小觑的现象就是,新西兰的蓝领收入比白领高!小时工资远超过白领。在新西兰,一个电工可以养活一家人,而一个前台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我们华人喜欢面子,总是认为要读八大才有面子,却不知道在新西兰,能够找到工作才是最有面子的事情。况且,以后想继续读了,还可以读啊,新西兰的大学可以读一辈子的。
所以说,要做好功课,知道自己的兴趣和长处,要想到未来,要有前瞻性。要知道,今后首先会被现代科技取代的就是会计,甚至律师都不再是一个职业了,都交给机器人去处理,这些都不是梦幻,都是很快就到眼前的事情。十几年前谁能知道一个小小的手机就可以代替电视报纸书籍呢?就可以处理很多日常事务呢?所以,选择一个需要靠人的智慧和亲和力的专业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总之,自己多动动脑筋,现在是网络时代,哪个信息查不到?不要总是依靠中介,中介不会替你解决未来,你得靠自己,去多看看,多比较,不要浪费了钱财还浪费了时间,最终一无所获。
今天就酱。
前一篇:口罩口罩口罩
后一篇:跟苏州母女的对话谈新西兰教育点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