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永远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大头妈的心情 |
大头妈的心情
雍正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他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之交的2月12日壬午除夕),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
没有什么是永远
今天在公司喝咖啡的时候,偶然就聊到《红楼梦》,周汝昌认为批注《红楼梦》的《脂砚斋》作者,其实是曹雪芹的夫人,而这个夫人不是别人,正是总是喊宝玉为“爱哥哥”的史湘云。观点很有意思吧。林黛玉死了以后,贾宝玉并没有跟薛宝钗在一起,因为他们之间并没有感情。而宝玉最后在大雪纷飞里被一僧一道挟持而去,也不是出家,小说开头那个疯疯癫癫的甄士隐就是后来的贾宝玉。更进一步说,贾宝玉其实就作者自己。甄士隐,就是真事隐,一切都是真的,一切都被隐瞒了。
其实任何小说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曹雪芹也不例外。《红楼梦》整个故事都跟曹雪芹的一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来看看曹雪芹的介绍: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其子曹顒、嗣子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锦绣”之乡中长大的,少年时代过着富贵奢华生活。
雍正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他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之交的2月12日壬午除夕),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
曹雪芹一生见证了荣华富贵,也见证了贫病交加,大起大落,因而看破红尘。
一个人从大富大贵到困顿贫乏,往往会看透世间一切;而一个人从贫困窘迫到荣华富贵,往往会轻狂自傲,一来一去,只是顺序变了,人的领悟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曹雪芹才会有红楼梦,告诉后人,没有什么是永远的。
我们17年前来新西兰的时候,认识一个高档家具店的老板,我们现在的两张当时花了我们一大笔钱的沙发床就是在他的家具店买的。当时他是老板,意气风发,看得我们都不好意思跟他讲价。
但是几年以后,我们再次遇到他的时候,他在超市门口负责把超市的推车送回超市里面去。就做这个活。他的家具店关门了,他没有职业了。
一对在十年前金融危机时候公司倒闭的老板夫妻,几乎一夜之间由百万富翁变成了连房子都没有的赤贫,因为房子被银行强制拍卖了。
这样的事情真的不少。在他们荣华富贵的时候,断然不会想到,他们也会有贫困的那天。
人生就是如此,没有永远的富裕,也没有永远的贫困,世事难料也在意料之中。所以在贫困的时候,要想努力得到;在富裕的时候,要想哪天就失去了。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没有什么是永远的。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谦卑的心,奉献的心,才是永远不可以失去的。
这段话,其实是写给我们自己。
后一篇:习惯成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