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花钱

(2018-05-01 14:26:18)
标签:

金钱

分类: 大头妈的心情
大头妈的心情

零花钱

曲里拐弯地听到一个救助群主这样议论我:大头妈很大方,只要是救助流浪动物开口向她要钱,她傻了吧唧的一定会给,我们只要抓住她就好了。

听到这样议论开始也是蛮生气的,我给你钱了还被你议论傻了吧唧,看来我是真傻。不过由此可以看来,我的确很大方,对金钱肯定不会视如粪土,但是也不会视如珍宝,只要钱值得花,我就很大方,从来不会抠抠搜搜的。这个习惯也是来自家庭。我发现,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真的跟成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缺过钱,穷人的感觉从来没有过,当然移民到新西兰的最初几年我才知道穷的滋味,没有多少钱,但是也依然没有把钱看得很重,一幅画和一顿饭,我十有八九会去买一幅画,就这样的态度。而对如何用钱,我至今依然感谢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会给我零花钱,而那个时候很少孩子有零花钱的,即使是家境优裕部队子女。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父亲每周给我5分钱,那个时候一分钱可以买4粒硬糖果,两分钱可以买一根冰棒,五分钱可以下馆子买一碗面。总之,那时候5分钱就是大钱,我有钱,我知道该怎么分配这5分钱,买牛奶糖,一分一颗,买五颗,一天一颗,到了周日,又会发给我五分钱。有一次学校要去农村劳动,说每个孩子要买一个太阳帽。我回来就说,这个月不要给我钱了,给我去买一个太阳帽吧。看,2毛钱就可以买一个太阳帽,我可以用买20颗奶糖的钱去换一个太阳帽,说明那时候的我就知道什么可以舍弃,但是什么一定不要舍弃。那个太阳帽我后来用了很久。

到了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我的零用钱是每个月5毛钱。那时候士兵一个月的津贴是7元钱,我啥也不是,我就有5毛钱,我用这五毛钱去买书,话说,那时候的书真便宜啊,几分钱一本,五毛钱除了花三分钱买臭豆腐吃,其他的钱都被我用去买书甚至还买了我一生中第一个乐器:凤凰琴,现在大家都不知道这种琴吧,就是类似摆在桌子上的微型长方形吉他。后来喜欢上游泳了,我就跟我父亲说,这个月不要给我零用钱了,给我买一件游泳衣吧。因为是额外的花费,所以我觉得我必须用原本属于我的零花钱才理所当然。

到了中学,我的零花钱是每个月2元。那时候电影票一张是5分钱,学徒工一个月工资是18元。我的钱依然大部分都用在了买书上。那时候我父亲的衣服口袋里随便一掏,都有一把钱,他就把衣服挂在墙上或者椅子背上,钱完全就是可以随便拿,我就是拿了他也不会知道。但是我从来不去掏他的口袋,因为我不需要钱。

我上大学了,我父亲给了我40元,这是我第一次拿到那么多钱。后来每个月给我15元零用钱,这些钱依然用来买书了。放假回家之前,还会给我路费。不过那时候读大学是不用花钱的,一切国家都包了下来,我父亲给我的零用钱就是随便我用的,我的很多同学只有助学金,而助学金最高的每个月才7元,大家还要评选,我从来不参加评选,因为我觉得不好意思。

到了读研究生了,我每个月有将近80元的钱,那时候公车票是1毛钱,一包方便面是2毛钱,从长春到常州的火车票是18元钱……学生票。对啦,那时候读书还是不用花钱,真好。黄老爸说,有一次看我到学校门口的银行去存钱,说那时候才知道我怎么那么有钱,有钱花不完还能存起来。

因为从来没有缺过钱,所以也从来不会把钱看得很重,从小我父亲就教会我怎么用钱,而不是小心翼翼地守着钱。长大成人之后,我也会同样如此。而我也同样把这个观念传递给了拐哥哥,钱,很重要,但是钱,要会用,要舍得用,也不能随便用。用在需要的地方,可以一掷千金;而如果是不需要的地方,那么完全可以一毛不拔。

我想我这些年在救助流浪动物上花了差不多二十万,那是因为我觉得这些钱是用在需要的地方。我没有想这二十万如果去买几个包包该多好,而在新西兰,这些钱完全可以去买一辆全新宝马,而我现在开的车只是尼桑,价格还不到宝马的一半。

从零用钱到现在的金钱观,一路走来,我承认,这些都是跟家庭环境和教养有很大的关系。越是把钱看得重,钱越是来得艰难;越是把钱看得轻,钱越是来得容易。钱也是有心的,只是不知道几个人能够看透钱的内心。钱用在它喜欢的地方,它就会源源不断地到来;如果不是,很快,钱就会枯竭。

那些总是想着依靠我来筹款的人,真的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你自己也全力付出了呢?而不是每次钱紧就说,去找大头妈!她人傻钱多还大方。

其实今天我也不知道我想说些什么。

有骄傲,有痛心,也有些微的生气而已。

仅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