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孩子的理想
标签:
新西兰教育 |
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
“我想做医生或者算命的或者板球运动员。”
“我要做个旅行家环游世界。”
“我想有个自己的公司。”
“我要做个歌手。”
“我想当个漫画家。”
“我的理想是当个动物学家。”
“我要当船长。”
“我要当长跑运动员。”
“我想当建筑师。”
“我想当个发明家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发明。”
“我喜欢到美国上大学,学习各种设计。”
“我想当面包师。”
“我要到全黑队去。”
“我的理想是考古。”
“我当飞行员。”
“我要当黑社会老大。”
“我要到可口可乐工厂去上班。”
“长大以后去打曲棍球。”
“将来有自己的乐队,灌唱片。”
“当理发师。”
“我想当出租车司机。”
“当兽医。”
“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帮助别人。”
“长大去开压路机。”
“做厨师。”
“上大学,照顾父母。”
“到美洲去传教。”
“长大当警察,把伍德先生(伍德先生就是他们的老师)抓起来。”
还有一个题目是“如果我当校长。”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如果我当校长,每个学生发一台笔记本电脑。”
“如果我当校长,把午餐费降下来。”
“让学生不上课,整天打橄榄球。”
“可以让学生涂鸦。”
“让全校学生擦玻璃去。”
“把学校的校规都废除。”
“每人发一块糖。”
“宣布不许上数学课和健身课。”
“如果我当校长,马上把学校关门!”
“让老师对学生友善。”
“把Stuart Myers校长的钱都拿来,全体去买麦当劳吃。”
“让学生当老师,让老师当学生。”
“允许吃垃圾食品,喝可乐。”
这些看起来一点都不正确的想法,居然还被学校登在学校的杂志上!由此可见新西兰学校是多么开放!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是思想僵化的吗?
那一年拐哥哥10岁,他的理想是当一个作家或者是建筑学家。
如今13年过去了,他班上那些同学的理想实现了吗?据我所知,拐哥哥的同学有的读计算机了,有的读法律了,有的去读社区大学修车去了,有的到超市做收银员去了,有的去接替父母的工作去了……。而拐哥哥也没有 变成作家和建筑学家。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有过梦想,而老师和学校都允许他们有这样的梦想存在,这才是最 重要的。
另外,即使读了大学,那些新西兰孩子依然会跟着自己的想法走,拐哥哥的朋友有的读法律了,有的读计算机了,还有的读会计了,而读法律的这个同学后来觉得法律没有意思,干脆停学去卖肯德基了,后来还做了肯德基的经理,我们还以为他会在这个部门做下去了,结果他又觉得没有意思不想干了,后来到AA去当接线员。他以后还会读 法律吗?难说,说不定哪天他觉得该去读书了,他就会回到大学完成他的学业。那个读计算机的同学也是,心思都不在读书上,打游戏很聪明,学业几门没有过,但是心情依然愉快。而他学修车的同学如今在修车厂也干得很好。
新西兰孩子高中毕业以后,可以选择的路途多得很,并没有把读大学当成一件大事,因为大学随时可以去读,而喜欢做的事情,必须马上去做。这样的思想观念才会让新西兰的孩子自由发展,无拘无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