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就是一个房子里面有爱它的人
标签:
保护动物 |
分类: 大头妈的心情 |
大头妈的心情
家就是一个房子里面有爱它的人
很多年前,一对台湾姐弟跟我学日语,有一次姐姐跟我说了一个她经历过的事情:她的朋友养了一只猫,养了好多年了,直到有一天朋友决定要出国留学,就把猫猫放到宠物店里去寄养,打算过段时候安顿好了,再把猫猫接到美国去。但是,这个猫猫没有等到这一天,就在这个女孩子出国之后的两周就死了。不是病死,而是饿死了。饿死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宠物店虐待,而是这个猫猫自从进了宠物店就不吃不喝,怎么哄它都没有用。最后电话联系远在美国的主人,主人心痛得直掉泪,让店主把电话放在猫猫的耳朵边上,让它听听主人的声音。于是店主就把电话放在猫猫的耳朵边上,已经是奄奄一息的猫猫听到了主人的声音,眼睛一亮,强撑着站了起来,咕噜咕噜的对着电话筒。主人在电话的另一端泣不成声,而这电话这端的猫猫咕噜咕噜不停。就在这个电话打完不久,猫猫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当时听这个故事的时候特别感动,觉得猫猫真的很懂人性很有感情的呢。后来寄养了好多SPCA的猫猫,来来往往的,也体会到了它们对我们的依恋,只是可惜我们不能给它们提供永远的家,只能是一个中途之家而已。
而对土著黄黄来说,这个家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知道如果它离开了家会怎么样,我们只知道黄黄是一个木讷迟钝的猫,也是一个爱发脾气的猫猫。
那天送黄黄去医院拔牙,本来以为只要拔完牙就可以回家了,没有想到,它在医院住了三天。这三天是它有生以来离开家最长的时间。其实黄老爸每天都到医院去看它的,但是在医院里面的黄黄,并没有表现出见到亲人格外亲的样子,无动于衷的神态,让黄老爸都以为黄黄被麻醉傻了。
但是接它出院的那一刻,也就是护士把黄黄交到黄老爸手里的那一刻,黄黄的感情终于爆发了:它一路哇哇叫,回到家里就不肯出去了,不是围着黄老爸就是围着我,总之不肯离开半步。
黄老爸说,黄黄在医院待了三天,以为我们不要它了,所以看到我们接它回来,它又重新回到这个家,那高兴得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样子,跟过去我们印象中的黄黄完全两回事。
黄黄在医院里不吃不喝,三天啊,它都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以至于医生说,它都有脱水的现象了,如果不是输液的话,问题更加严重,所以特别说如果回来还是不肯吃饭的话,第二天还要送医院的。
黄黄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这么长时间的,它肯定认为我们不要它了。
但是黄黄一回来,终于知道,哈哈,我们还是要它的,放下心来,马上就奔着饭盆去了,不停的要吃的,好像要把三天饿的那些损失都补回来一样。
这让我想到了那个台湾女孩说的故事。无限的思念,无限的依恋和无限的失望,真的会让一个猫失去生命的。
它们懂得感情,完全懂得。
强生也是如此。它在我们家寄养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了家原来是可以这样的,可以不被骂,不被关在门外,所以我们要送它回SPCA的时候,它扒着笼子哇哇喊,不肯离开呢,直到我们说,留下你了,它才安静下来。从此,它就好像长在家里一样,轻易不出门,每次出门也都是急匆匆的,办完了事情赶紧回家。
家对强生来说,就是它的一切。它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家,而现在有了,小心翼翼地不肯放弃,生怕有一天它出门久了,回家的门就永远关上了。
我从国内回来的那几天,强生粘我粘得不行,走哪跟哪,生怕我一下子又不见了。在它的意识里,家也包括我在内。
还有老魁。一直到今天,它依然会时不时地大叫起来,声音非常凄厉,完全不是正常猫的叫声。只有我们喊,魁啊,不要喊了。它才会忽然醒来了一样停止喊声。它虽然耳朵听不见,但是它心里什么都明白。有时候它在后花园的林子里,我只是站在书房窗口边上望着它,它背对着我都能感觉到我在看它,然后它调转身子就往回跑,等到我站到落地窗前,它已经在外面哇哇叫了。
家,对于它们来说,就是一个房子里面有爱它的人。它们不肯失去这个家。
小动物们对感情的表达比人的表达方式更为直接和深刻,甚至更为决然。人可以从离别和悲伤中走出来,但是它们往往不会,一根筋走到底,没有退路也不想退路,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辞。这点,几个人可以做到?
我们听到过太多的猫猫狗狗对人的忠诚甚至对它们同类的友爱的故事了,感动之余,也应该反思自己,我们对爱的含义真正了解多少?
善待它们,因为它们值得善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