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照自己光照他人

(2011-11-07 10:33:09)
标签:

心情

情感

分类: 大头妈的心情

大头妈的心情

光照自己光照他人

 

 

三个故事,一个发生在日本,一个发生在美国,一个发生在新西兰。

 

第一个故事。日本。

 

 一家生意很好的点心店门口来了一个乞丐。他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一种怪味,当他畏缩着走到蒸点心的大炉子前时,周围的客人都皱眉掩鼻,露出嫌恶的神色来。

 

伙计急忙呵斥乞丐要他滚开。乞丐却拿出几张脏乎乎的小面额钞票,说:“今天我不是来乞讨的,我听说这里的点心好吃,我也想尝尝。我已经想了好久了,好不容易才凑到这些钱。”

 

店老板目睹这一幕,他走上前十分恭敬地将两个热气腾腾的点心递给乞丐,并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说:“多谢关照,欢迎再次光临!”

 

在这之前,无论多么尊贵的客人来买点心,店老板都交给伙计们招呼;可是今天他却亲自招呼客人,对他毕恭毕敬,而这个客人却是一个乞丐!

 

店老板解释说:“那些常来光顾我们店的顾客,当然应受到欢迎,但他们都是有钱人,买几个点心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很容易也很平常的事。今天来的这位客人,虽然是位乞丐,却与众不同,他为了品尝我们的点心,不惜花去很长时间讨得的一点点钱,实在是难得之至,我不亲自为他服务怎么对得起他的这份厚爱?”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收他的钱呢?”旁边的孙子不解地问。

 

老板笑笑说:“他今天是作为一个客人来到这里的,不是来讨饭的,我们应当尊重他。如果我不收他的钱,岂不是对他的侮辱?我们一定要记住,要尊重我们的每一个顾客,哪怕他是一个乞丐;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顾客给予的。”

 

这个店老板就是两次被《福布斯》评为世界首富的日本大企业家堤义明的爷爷。

 

第二个故事。美国。

 

冥冥中,似乎有一股力量牵引着他,来到这深夜的养老院……。

 

戴维‧伯迪其实付得起飞机票的钱,但他喜欢自己开车,每个月由蒙特利尔到纽约一趟。尤其是有个朋友死在一次小型飞机失事后,他就更不想搭飞机旅行了。因为生意的关系,他经常需要到纽约去。他几乎闭着眼睛就能从蒙特利尔开到纽约。他酷爱开车旅行,经常是一口气连开七小时到达纽约,中途经过休息站,连带吃晚餐。

 

他喜欢在夜晚上路,那时高速公路车子很少,他可以一路通行无阻地抵达目的地。到现在为止,他这段行程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从来也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通常他在临走前都会先睡一下,等上路时就精神百倍,一点也不会打瞌睡了。他对自己的这种旅行方式信心十足,有时还和朋友开玩笑说他开车到纽约已经「自动化」了。

 

那是一九九六年五月晚上,他依照往例开车由蒙特利尔到纽约。但是他才开了一个小时,不知为什么就觉得十分吃力,而且想睡得不得了。他身上的每一根骨头都觉得不对劲,眼睛也几乎要阖上了。他把车窗打开,希望夜晚的冷空气能让他清醒一下,又拿出一大罐咖啡灌下去,想保持清醒。但所有的努力都失效了,他就是觉得全身无力,昏昏欲睡。

 

他觉得非常惊恐,因为这是他长程开车旅行以来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形。他不过才开了一个小时,而且在这之前他才睡过四个小时的觉,根本不应该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会不会是他病了?

 

戴维已不能再开下去了。他在下一个出口离开了高速公路,朝一个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加油站开去。然后他发现自己来到他从来没有听过、离纽约还很远的小村庄。

 

「嗨,你好,」加油站员迎上前来,「需要加油吗?」

 

「请问这附近有没有汽车旅馆或是饭店?」他问。

 

「有,我手边有一大串名单,需不需要我帮你订房?」加油站员非常热心地说。

 

「真的太谢谢你了,」戴维很高兴地说。但是当他们打到每个饭店旅馆去询问时,却发现每一家都客满了。

 

「哼,这可就怪了,」加油站员奇怪地说,「旅游旺季还要两个礼拜才开始呀。」

 

「还有没有比较远一点的呢?」戴维几乎快睡着了。

 

「这里有一些小旅馆,大约离这儿五十哩路远,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一个房间的。」

 

但打去的结果也一样,所有的店都客满了。「咦,这可蹊跷,」加油站员低声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怪事呀。」

 

「拜托,」戴维已经累得快不行了,「我真的撑不下去了。这附近会不会有什么高中或大专学校有宿舍可以租个床位给我?」

 

「没有,」加油站员说,「这附近没有这种学校。」

 

「那……」戴维已经觉得就算是睡在草棚里也无所谓了,「有没有什么养老院?」

 

「那倒有,」加油站员快乐地说,「在前面路口的右边就有个养老院,院长派崔克·瑞尼是个好心人,我帮你打电话给他。我会告诉他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相信他会愿意让一个房间给你。」果然没错,那儿确实有一个房间,而且租金便宜得不得了。

 

第二天早晨,睡了一场好觉的戴维,神清气爽地付了租金,准备离去了。就在他要走出大门时,不知道为什么又转身回到柜台,问瑞尼说:「我突然有个想法。反正我已经在这里了,不妨顺便做点好事。我不只是个生意人,也是个犹太教的牧师,这里会不会刚好有什么人需要我服务的?」

 

「真的?」瑞尼有点疑惑地望着他,「你真是好心。我们刚好有个犹太病患,昨晚去世了。差不多就在你来的同一时间。」

 

「哦,那你打算怎么处理他的丧礼?」戴维问。

 

「嗯,西蒙‧温斯敦差不多一百岁了,亲戚也都死了。在他的资料上也没有任何亲属的名单。这附近也没有犹太人的墓地,最近的一个也要在一百哩之外的安柏尼。所以我们正想将他葬在附近的基督教墓园里,葬在那里的都是些无依无靠的贫民。」

 

「这样吧,」戴维立刻说,「你设想得很周到,不过既然他是个犹太人,我相信他一定想葬在犹太墓园里。这次我刚好开一辆大型旅行车,通常我是开可乐娜上路的。车子后面还有很多空间,或许你可以把他的棺材交给我,我可以把他葬在纽约的某个犹太墓园里。」

 

那天稍晚,戴维抵达纽约的办公室之后,立刻和在布鲁克林区的一些犹太墓园联系。

 

「非常抱歉,」每个地方的回答都一样,「我们很愿意免费安葬他,但是现在我们的墓园都满了,实在腾不出空间,你不妨试试看皇后区有没有空缺。」但是在另一个人口拥挤的纽约区,他还是碰到同样的问题。那人回答:「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前例,我们也没有任何准备。我可以向慈善机构申请一笔款项为他买墓地,但那需要很多时间。我也很希望能帮得上忙。」戴维失望地要准备离开时,那个人突然又对他说:「等一等,我刚好想起来在上曼哈顿的华盛顿高地那儿,有一个这样的组织提供赞助经费,你不妨去那儿试试看。」

 

在华盛顿高地,戴维终于完成任务。「有,我们有这样的基金,」那满是灰尘的办公室中,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答应着,「我们确实有一笔基金用来为无依无靠的老人提供墓地与葬礼。大概在五十年前,一个犹太裔的慈善家来到我们小区,他提到有些老人死后无力安葬自己,因此想提供一笔基金来为穷人服务。我们确实在墓园中保留了几个地点为这些人做准备。我会处理所有事情,」他告诉戴维,「不过,我想还是需要先填一些表格,」他说着拿出一些文件来。

 

「请问一下死者的名字?」他边问着,一枝笔在空中比划着。

 

「西蒙‧温斯敦。」

 

「嗯,」老人答道,「这名字听起来很熟悉。不介意我先看一下尸体吧?」

 

他说着朝旅行车走去。

 

当老人再回到戴维身边时,两颊都带着泪。「亲爱的朋友,」他对戴维说,「我们不只要给西蒙‧温斯敦一块墓地,我们还以他为荣。上天真的在展现奇迹,这个由你老远带来的老人正是提供基金的大善人西蒙·温斯敦。他将埋在当年自己选定的地点……。伯迪先生,谢谢你千辛万苦地把西蒙‧温斯敦的遗体带回来,这里就是他最希望的安息之所。」

 

第三个故事。新西兰。

 

一个叫亚当的高中男孩子快要上大学了,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他写了这个专业:心理学。

 

亚当平时很活跃,学校里的娱乐活动总是少不了他。但谁都不知道,他曾经抑郁得好几次想自杀。

 

亚当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是跟着舅舅一起生活。虽然在新西兰父母离异的情况很多,司空见惯的事情并不表示对孩子就没有影响,亚当也不例外。家的感觉没有了,小小的年纪就必须面对这一切。而此时,谁能倾听他内心的苦闷呢?

 

亚当的忧郁和苦闷,被一个叫约翰的同学知道了,约翰来自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他跟亚当交谈了好几次,安慰他,并为他从圣经中找到解脱的答案。在没有人关注亚当,没有人理解亚当时候,约翰给了他安慰和生活下去的力量。

 

后来亚当变得快乐了,再也没有想要自杀的念头。

 

在一个人悲观失望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肯停下脚步,肯倾听他的内心呼唤,那么,这个人就是能改变他一生的人。而约翰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我打算学心理学,就是希望以后自己能像约翰那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亚当填写心理学这个专业的原因。

 

后来,约翰很自然地成为了这届高中生中最优秀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他都是最优秀的。因为神圣的光辉照亮了他,也通过他照亮了他的同学。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亚当和约翰都是拐哥哥的同学。

 

如果我们都怀着温柔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那么最后付出去的温柔,都会再次降临到我们自己的身上。

 

我们播种,我们收获;光照自己,光照他人。这个世界才会有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