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南半球上看东西 |
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
12、细节处的节俭
来新西兰首先就有两大发现,第一是所有的厕所水箱上方都有两个按钮,一个是专门用来冲小便的,另外一个当然就是冲大的了;第二是经常来往的公用信函,比如电话费、电费、地税和水费等信函,都是两面可用的,一面有一个透明的小窗口,里面是你的地址和名字——都是写在信的左上角的,折叠起来的时候,正好把写有你名字和地址的那一端露在那信封的小窗口上面,这样一举两得,既是信也省略了再次写信封的麻烦;而信封的背面则是公司的地址。这样你可以把支票直接塞进信封里,然后重新邮寄回去就可以了。而信封的拆封口有两个,一个是给你用的,另外一个是给公司用的,非常巧妙。
按道理说,新西兰不是一个缺水和缺木材的国家,但他们还是处处提倡节俭,水箱的两个按钮就是一个例子。从前在国内的时候,不管大的小的,一律一个按钮,“哗啦”一声,一箱的水就没有了。中国这么大,每年有多少水这样白白浪费掉!现在新西兰人还觉得厕所的水箱用水还是可以再节约的,因为他们觉得那些可以直接用来饮用的水拿来冲厕所太可惜了,所有他们还在想其他办法,比如利用雨水和洗衣用过的水来冲厕所。为此,他们在新西兰的小学中学里进行了许多策划,让孩子们来提供怎样利用雨水和洗衣用过的水的设想,比如,洗衣之后的那些水可以再做什么用途?是冲厕所还是洗地板?等等,谁的策划好,就给谁奖励,所有孩子们都纷纷献计献策,不亦乐乎。
还有,一个小小的信封,有谁会想到能利用两次呢?除了信封可以再利用,新西兰的所有学校和图书馆,只要有复印机的地方,都会放一个盒子,里面放着许多作废了的复印纸,因为只有一面有复印东西,而另外一面是空白的,所以,这些复印纸都可以拿去重新使用。很多新西兰人都会从里面拿出这样的纸张,或用反面来复印不太重要的东西,或裁成一小张一小张的,拿来做记事纸之用。还有传真用过的纸也是一样。我经常看到我的朋友给我的拷贝都是两面用的,他们会特地把不能阅读的那一面用笔划掉,这样我阅读起来就没有问题了。而所有用过的纸张最后都可以重新回收。
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们,每到学期结束时,都有没有用完的作业本,他们就把没有用完的那些拆下来,重新装订起来,下次还可以继续使用。因为这里的小学初中都没有教材,学校也不提倡大家买,所以从客观上也节约了大量的纸张。到了高三以后,会有一些教材,但可以买旧的,所以很多孩子都很爱护自己的课本,因为自己读完以后还可以卖掉。在大学这样的现象更多。课本很贵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勤俭节约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新西兰的小学和中学都必须穿校服,而孩子年年长大,校服会换好几次,每到这样的时候,很多新西兰人会到学校的校服处去买二手的,而他们穿不下的校服也可以放在学校寄卖。新西兰很多孩子都穿别人穿过的二手校服,一点都没有觉得什么丢面子。
新西兰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节俭,因为学校老师就是这样教育他们的。他们的书包是最简单的,笔盒大多都是一个袋子,几块钱一个,打开他们的笔盒——应该说是笔袋,里面有许多短短的铅笔头,很多孩子都是用得握不住了才丢掉。那么新西兰的孩子最奢侈的花费是什么呢?那就是旅游,跟他们的家长一样;其次是游戏软件——在新西兰没有盗版的软件,所以这样的软件会很贵;再次是手机。
每年丢大型垃圾的时候,每家人都会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放在门外,如果东西还可以用,他们会在上面标上“free”的字样,让需要的人取走;即使你觉得已经坏掉的东西,他们也会捡来修修补补再用。所以每年到丢大型垃圾的时候,满街都是开车挑挑拣拣的新西兰人,有的人看上去很有教养的,开着豪华车的,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会停下来挑挑拣拣。他们称这样的活动叫“free shopping”。
新西兰的二手店到处都有,而且生意真不错,很多看上就是废铜烂铁的东西,他们也卖,当然也有人买。因为这是一个勤俭的国家,所以二手店才可以一直开下去吧。而那些不再想穿的衣服鞋子等等,他们会捐献给一个慈善机构,这个机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每家的信箱里放一个粉红色的大塑料袋,这是专门用来募捐的袋子,上面写着可以装什么东西——一般都是衣服鞋子——什么时候过来拿等等。到了这一天,可以看到许多人家的门口都放着这样一只装满衣物的粉红色袋子,到时候就会有车来收走。这样的募捐袋子很多情况下是送到非洲等贫穷的地方去的。
因为勤俭,所以新西兰人知道物尽其用的道理,而从更深层次来说,勤俭也是和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水比如纸张。大到国家小到孩子,新西兰人崇尚的节俭作风,是很值得学习的。
用作募捐的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