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
25、多和孩子谈心
我不知道做父母的有多少人能够拿出一点时间来跟孩子谈心,就我小的时候来说吧,我的父母就很少跟我谈心,他们总是居高临下地跟我说话,而我呢,也习惯了对他们的话唯唯诺诺——即使心里并不想听,但也要做出很想听的样子。一直到我16岁的那一年,我父亲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来跟我聊天——还不是谈心——他跟我说他小时候的故事,说他早就去世的父母,说他是怎么参军的……,那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天,因为我第一次知道了我父亲的身世,第一次知道了原来父母是可以这样亲近的。
只是一次谈话,一次没有身份界限的谈话,却让我记住了一辈子。这说明父母信任式的谈话,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得多。
所以,我会很重视跟我儿子的谈心,在他小的时候,我就会每天晚上在睡觉前问问他幼儿园的情况,那时候我们的对话完全是平等的。我要让他知道,在我们家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长幼之分,有什么问题我们都可以在谈心的时候解决。这在我们家成了习惯,一直到现在。
我们会利用一起散步的时候或他独处的时候,跟他聊天,有时候他会跟我们谈他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事情,有时会谈他目前的一些打算,很多话题我们都可以进行没有障碍的沟通,他可以谈他的观点,哪怕是错误的,我们都要给他机会说出来,然后跟他说这个观点不妥的地方在哪里,如果他坚持,那也没有关系,交给时间去处理吧。
我儿子也会把他的苦恼在跟我们谈心的时候说出来,比如他班上总是跟他竞争的那个印度同学,喜欢嫉妒也喜欢察言观色,让他很不爽。我们就跟他说,竞争是有好处的,但如果恶性竞争就没有必要了;别人嫉妒你,说明你优秀,反过来,你不要去嫉妒别人,要知道嫉妒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是拿别人的快乐让自己难过。所以当别人比你强的时候,你要明白他比你强在哪里,然后赶上去;如果他的强处你赶不上,赶不上就赶不上,你比他强的地方他未必也能赶上,没有一个人能够事事比别人强的。儿子听了我们的话,心里好受多了。后来那个印度同学转学走了,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儿子还有点失落呢。
因为我们家有聊天谈心的习惯,所以儿子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们说,包括跟女同学相处的时候那种欲说还羞的感觉,我们不认为他这个年纪跟女孩子交往有什么不对,相反,正确的引导是最为重要的。我儿子虽然只有13岁,但个子已经长到了172cm,但又不象其他东方孩子那么文弱,他什么运动都参加,即使名次在后,也丝毫不影响他的情绪。他谈吐幽默,知识面广,又喜欢交朋友,所以喜欢他的女孩子很多。洋人女孩子成熟得比较早,又很大胆,喜欢一个男孩子就会主动去交谈,有时候别班的女孩子也会来儿子的班上找他,有时候高兴起来还会热烈拥抱,把儿子弄个大红脸。儿子会把这些事情都跟我们说,而我们在听这些事情的时候,绝对不会极力反对他跟女同学的交往,而是先问问他的感觉,然后谈谈我们的看法。
因为这件事情,儿子对我跟他父亲的相识过程就很有兴趣了,我就会象朋友一样跟他说我们的经历,然后告诉他我少年青年时候的情感经历。这些经历对他来说既是陌生也是有趣的,他能从我们的情感经历中找到他需要的那种感觉和体验:做父母的也是从他那个年纪过来的,所以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我只告诉他,虽然说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情,但少年的情感却是十分单纯和美丽的,如果你真的遇到一段很美好的感情,最好还是先把它藏起来,作为回忆的美酒,在长大以后的日子再细细品尝。
新西兰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给学生上生理卫生课了,这在我儿子的博客上有详细的介绍。我觉得这样的课程对这些刚刚发育的孩子来说是最好的,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发生什么不该发生发生了怎么办,这比一味的堵和封要好得多。
有时候我会问我儿子,如果你真的遇到一个女孩子觉得不错,你会怎么办?他说,我目前的精力都放在小说上面,等我上了大学再谈这个问题也不迟,我不想因为这些事情而耽误我的努力目标。儿子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也很高兴。
说到儿子写小说,他告诉我,当他的好朋友知道他写小说的时候,都说;你应该到你年纪大了之后再写,而现在你应该去玩游戏玩手机,不要浪费了大好时光。这就是中西文化不同的地方,中国的父母希望孩子成名越早越好,而西方的父母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孩子也没有这样的观念。不过,写小说是我儿子的爱好,他也不会因为朋友的奇怪而放弃。
前段时间,儿子弹钢琴遇到了瓶颈,一首完整的〈土耳其进行曲〉翻来覆去总是弹不好,气得他跑到我这里来叫:我感觉到弹钢琴很痛苦!我跟他说:你可以先放一下,因为这种节奏快的曲子要很快弹熟练是不容易的。但儿子说;我不想放,我就是要把它弹出来!我说:你越是这样就越弹不出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很多时候把眼前最急的事情放一放,反而能把这事情做好。儿子听了我的话最终还是放了几天,弹了其他的曲子。但就是这样过了几天,等他闲神定气再弹的时候,很快就弹出来。他终于知道了什么叫该放的就要放。
他们学校的音乐课,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会两种乐器,但如果一个乐器非常精通的话也可以。我问我儿子,你准备再学一个乐器吗?他说:我只要把我的钢琴弹到最好就可以了。为此我儿子最近总是在积极地练琴,他希望在音乐课上秀一下。所以有时候我会想,家长狠逼孩子去学某一样东西,还不如让他自己有这个动力去学,这就是要让他自己知道学这个东西的乐趣。儿子在弹钢琴的时候感觉到了音乐的美丽和战胜困难的乐趣,当然也有了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
跟孩子谈心的时候,往往是最容易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和心理疙瘩都可以通过谈心来解决。更重要的是,那时候你是他信赖的对象。其实,谈心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做父母的,很多时候孩子想的问题比我们想的要全面得多,甚至出其不意。所以往往做父母的并不能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倒是孩子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比如,我们跟他谈为什么需要学习的事情,他的观点就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他说学习是人的基本需要,在学习中能得到很多快乐,更重要的,学习知识能够对上帝有更好的理解。
通过谈心,孩子跟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不单纯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了,还有朋友之间的平等和信任。
我相信,这样的关系应该是最好的关系,是可以超越血缘的永恒的关系。彼此都会受益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