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孩子的沟通

(2007-01-31 17:46:25)
标签:

教育

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写给年轻的妈妈和未来的妈妈

 

10、跟孩子的沟通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被老师灌输要有远大的理想,几乎所有的孩子包括现在已经成为父母的人都写过《我的理想》这样的作文吧。哈,我小的时候就不止写过一篇。那时候写的理想越远大,被老师表扬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大家就尽往远大的写,什么科学家天文学家作家等等什么家的。那时候在我的眼里,所谓理想就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只适宜写在作文上给老师看。而我自己的理想就象肥皂泡一样,一个一个破灭又一个个重新形成。所以要问我小时候的理想,不下十来个,有的可以拿出来被老师表扬,有的只能躲在被窝里当做梦的题材,比如,我曾经非常想当一个电影院里卖票的,因为可以趁机免费看很多电影;还想当图书馆的管理员,可以先看到很多书;还想当饭店里的服务员,可以吃到很多好东西;最“离谱”的是,我想当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担!但这样的理想,我从不敢拿出来展览,因为太没有志气了,会被老师和父母责备。

其实,孩子的理想很多都是一时一地的幻想,但理想本身并没有错,无论是崇高的还是“低贱”的。但在很多老师和父母眼里,有这样幻想的孩子都是成不了大器的人,因而会横加干涉。

我的儿子跟我小时候一样,理想一个接一个,有的很伟大,有的很普通,每次有理想的时候,他都会为之疯狂一阵子。比如,小时候他最喜欢建筑,那时候做什么都跟建筑有关。每次接儿子回家路过工地的时候,他都会要求停下来参观,这一观就是很长时间。他那时候的理想还不是建筑设计家,还只是个建筑工人。但我从来不对他的“建筑工人”的理想发表什么反对意见。后来,因为画建筑图画出兴趣来了,又改行想当画家了,每天都拿着毛笔画来涂去。后来又迷上了围棋,想想做个围棋手也不错……,到新西兰来了之后,他喜欢上了国际象棋,那时候天天在学校里找对手,学校里找不到了,就参加了国际象棋俱乐部,只是后来高手太多,他的年纪又太小,所以很快他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没有多久,他就转向了。那是他第一次感到困惑的时候,不知道路在哪里。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我自己是一个没有幻想(理想)就感觉没有希望的人,我一定要有很多乱七八糟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当我知道儿子感觉失魂落魄的时候,就跟儿子长谈了一次:谈我自己小时候的理想,谈我后来的理想,一个理想失败了,但还有其他的理想可以去实现,如果你觉得有意义的话,都可以去做。就我自己来说,我会有一个主要的理想,几个次要的理想,我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实现主要理想上,如果主要理想实现不了了,我还会把次要的理想拿出来备用。那么你现在的主要理想——国际象棋大师——已经破灭了,但你还可以转向其他的理想,比如你喜欢看书,你可以试着自己去写书啊;再比如,你喜欢历史,你以后可以去研究历史啊,这都是很有趣味的事情。你可以尝试把你的理想简单化,这样做起来就不困难了。

因为有了跟儿子适当的沟通,所以他的困惑很快就消失了。

现在他的理想是:业余时间写作,正式工作是西点师,这也挺好。我们只告诉他:你天赋在哪里,你就往哪个方向努力。以后他的理想还会变,但我们一点都不为他担心,随着他的日渐成熟,我相信他也会不断地修饰他的理想,就象我自己小时候一样。

除了思想上面的沟通之外,做父母的还应该把他当成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来尊重。他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在晚餐桌上谈——这是我们日常沟通的重要方式。虽然小的时候就被父母叮嘱:不可以在吃饭的时候说话。可我就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谈天说地,我先生说我是:一吃点东西就思维敏捷。一点没错。我们一家三口只有在这个时候是最放松的,什么话都可以拿出来谈。儿子会在这个时候把他的问题说给我们听,然后我们就会给他建议,如果他不接受,那么请他来谈,谈出道理了,那真理就在谁那里。

在餐桌上,他跟我们谈了很多他自己的、学校的、同学的事情,如果我们认为他做得不够好,就会跟他说做不好的原因。很多做人的道理都是我在餐桌上教给他的,而他对我们的建议也是在餐桌上给予我们的。

不要认为孩子小就不把孩子放在眼里——我说的是尊重他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很不好的东西就是君臣关系,天生就是不平等。影响到家庭,那就是孩子什么都要听父母的。现在的独生子女,表面上是父母在听从他,实际上父母始终都在掌控着孩子的未来。我有一个朋友,孩子从小喜欢历史,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但他的父母不肯让他学历史,一定要他去学计算机,说是为了以后好找工作。后来怎么样呢?孩子是学了计算机,也找到了工作,但始终只是个普通的计算机销售员,而如果当初他的父母支持他继续学历史,说不定他能成大器呢,更重要的是,他会很快乐。即使他毕业后成不了大器,工资也微薄,他肯定也无怨无悔,因为那是他热爱的事业啊。

我们都是从孩子长大过来的,从小就习惯抬着头看老师看父母,老师父母的话不听也得听,因为听话是成为好孩子的唯一标准。我们习惯单向吸收,而老师父母也习惯了单向灌输。这样的不平等是造成很多孩子心理压抑的原因。相信很多人在童年的时候都有过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念头吧,我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变成一只小鸟飞到老师家长找不到的地方去。

所以,现在我们可不能让我们的孩子继续这样的念头了。他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你的孩子。请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跟他坐下来谈,眼睛跟他平视,不要随便打断他的话,更不能听到不喜欢听的话的时候大发雷霆。你不喜欢别人打断你的话,孩子也一样;你愤怒别人对你不满,孩子也一样。

还有,做父母的就是不要把自己在其他什么地方受的气拿回家里冲着孩子撒,那时候你是最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己的不如意自己承担,不要让你的孩子跟你一起承担,在这样的时候,你更应该充当一个避风港而不是火药筒。

学会沟通,对孩子是最有益的,他长大以后也会习惯跟别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一半。你希望你的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乐观向上事业有成的人吗?那就从现在开始跟他平等对话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