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
写给年轻的妈妈和未来的妈妈
7、宽容很重要
很多做父母的在外面对别人的孩子都很宽容,但一回到家里,马上面孔就变了。孩子如果表现好,就高兴得得意忘形,要什么给什么;如果孩子表现不好,尤其是老师来家访了,说了孩子在学校的种种不是,那么什么恶毒的话都敢说出来,全然不顾孩子的自尊心。这样的父母往往在单位里人缘都不错,但在孩子眼里却是个即叫人害怕又让人琢磨不透的人。
即使是宝贝万分的独生子女,在父母眼里也有许多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在里面,尤其是跟别人的孩子一比较之后。父母的情绪波动大,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后果将是一辈子的。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孩子面前随心所欲,想骂就骂,但骂得有没有道理却一点都不去考虑。孩子也是人,只要是人都会有过错,同样一件事情放在大人身上不仅一点事情都没有,还可以找理由安慰自己;而放在孩子身上,那一点都不肯宽容,全然忘记了自己也会有类似的过失。这是非常不好的。
记得小的时候,有一次去食堂打饭,走在半路上看到我父亲回来了,一高兴摔了一大跤,连锅带饭统统飞了出去,若是被母亲看到,那一顿不分青红皂白的打是不可避免的,但我父亲第一句话就是问我;摔伤了没有?然后安慰我说:饭锅摔了不要紧,可以去重新打。我说:我怕妈妈打我。我父亲说:我不告诉她。那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和委屈,一边哭着一边跟着父亲重新回到食堂去打饭。这件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了,可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可见,宽容是多么让人心存感激啊。
我从小是个天资不好的孩子,整个小学5年中,我的数学从来没有及格过,最高分数32分,如果哪一天达到50分,那老师都会怀疑我抄了谁的了。每到学期结束拿成绩单的时候,就是我的世界末日。我擅自改过分数——只要不是瞎眼都可以看出来;我谎报军情——说老师生病了不发成绩单……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避免那一顿不可避免的打。我真的很不喜欢家——因为父亲总不在家;很不喜欢学校——因为数学老师总是班主任。那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逃学,当然逃学的最终结果还是一顿打。
那时候尽管我的语文很好,但好象我的班主任总不把我的语文成绩放在眼里。有一次数学老师对我的数学考试成绩实在气愤——我只考了不到10分,但洋洋洒洒写了几大张,全是胡说八道,因为我总觉得交白卷对不起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我是天才的大笨蛋,能够满纸胡言乱语。那时候的感觉就是:恨不得赶紧死掉算了,活着真没有意义。后来我更不想去上学了,我跟我父亲说:让我去学戏吧,我不想上学了。连老师都说我无可救药的笨蛋。我父亲说:你老师这样说是不对的,你一点都不笨,只要你上课认真听,就能学会数学。
现在想来,当时我父亲的教育方法真是很革命的,他把《雷锋日记》寄来给我看,叫我:在学习上要向学习好的同学看齐;在生活上要向生活差的同学看齐——哈,这话我记了一辈子。父亲的宽容让我相信了自己。说来也怪,到了6年级之后,我脑袋好象一下子就开窍了,数学变得一点都不难,从此,我的数学再也没有不及格过——高考除外,以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
从这件事情上,让我懂得了宽容的重要,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如果当时我的父亲的观点和老师一样,或者更甚,我就不会有后来的进步,也就没有今天。
所以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就发誓;我一定要对他宽容,决不粗暴对待他的过失。
儿子虽然很天才地进入了小学,但他的表现并不太让老师满意。有一次,我在学校外面等他放学,但左等右等他也没有出来,于是进去找。找到他的班级的时候才发现他被老师留下来了。老师告诉我说;你儿子的数学才考了80分,而全班的平均分是95分。回来看着儿子沮丧的脸,我说:别难过,你实在考得很好,妈妈小的时候数学从来没有及格过,要是当时我能考80分,我都要高兴得跳到天上去了。儿子一听我这话,马上高兴起来,他终于知道妈妈原来还比他差!
后来儿子不止一次被老师留下来,不是上课东张西望就是成绩没有达到班级的平均分。我不是说老师有什么不好,社会要求使然。但我不把责任推到孩子上,我认为他的成绩已经说明他理解了所学的内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达到满分。即使我们自己去考,就能保证自己考满分吗?为什么我们可以宽容自己却不能宽容孩子呢?
所以,儿子在国内小学的一年半,学习成绩虽然不是最好,但他涉猎的知识范围之广却是所有老师有目共睹的。我从不把他的考试成绩放在眼里,他的老师要求他在5分钟内做100题数学题,而且要求全对才可以。我一看太繁重了嘛,我都不想做,就问他,你都会做这些题吗?他说,都会。好了,那就不要做了。叫你爸爸帮你把答案写出来,明天交给老师去。结果,他爸爸做出来的题目还没有全对,你想,一个孩子要求他100题在5分钟之内做出来还要全对,这也太难了吧。所以我特别理解儿子的感觉,至少他在家里是最好最聪明的孩子,我不强求儿子在学校要怎么好。
因为理解和宽容,儿子没有精神负担,他的学习反而稳定下来。学钢琴也是这样,你不要求他考什么级,也不要求他必须在什么时间里掌握什么内容,他反而学的轻松——因为我自己学钢琴也总是在乱弹琴,手指不听使唤,我怎么可以去要求儿子一下子变成莫扎特呢?
儿子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宽容和理解,他也会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一直到现在,他还是这样。他有一个朋友,叫莫奈,长得高高大大,学习不好,性格比较闷。他没有什么朋友,喜欢跟我儿子在一起的原因是:儿子会给他讲故事。最近半年来,他想好好学习了,但基础实在太差。我跟儿子说;你可以去帮助他。儿子说:我会的。但因为他的思想负担实在太重,造成精神分裂,连校长都敢打了,最后只好退学了。这样的孩子,真的没有人敢跟他交朋友了。但到圣诞节的时候,我儿子准备了一份礼物和一张贺卡,送到他家的信箱里去:“他这时候是最需要关心的。”
那天我站在屋外,看到一辆车停在门口,莫奈从里面向我招手:谢谢威廉!然后车子掉头开走了。我相信他是来告别的。
宽容可以让你的孩子不仅有健康的心理,而且还可以深化你和他的感情。由己彼他,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所谓“换位思考”应该用在教育上更加合适。我们应该更多地想一想;要求孩子做的,我们自己能够做到吗?如果不能,就请宽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