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
韭菜盒子
韭菜盒子是我在东北求学的时候学来的一道美食。
那时候同屋的老大是个很恋家的人,好在她的家就在学校附近,走路就可以走到了。所以她很少在学校的食堂吃饭,这让我们这些不得不在学校食堂噎饭的人十分羡慕。羡慕之余也会要求,那就是每周至少带一样好吃的到学校来,否则就把她在我们屋里的那张有名无实床出租出去,用租金来改善我们的伙食。
老大的妈妈一听说她的同屋饿得快要啃床腿了,心疼得不行,直叨叨:可怜见的,没吃没喝的,学校食堂的饭能吃吗?没有放几颗老鼠屎已经够客气的了。得,以后好吃的多烧点,带回去给她们吃吧。理解万岁啊,那时候老大的妈妈就是我们全屋人的妈妈,因为她会烧好吃的给我们啊。
老大给我们带过猪肉炖粉条、白菜炖豆腐、肉皮炒辣椒、韭菜盒子、肉包子等等,还带过几只黑不溜湫的冻梨,说几只,是因为我们屋里的人都不喜欢吃这冷到心窝里的东西,所以老大就再没有给我们带过。而在老大带的所有的食物中,我最喜欢的是韭菜盒子。
第一次见到韭菜盒子的时候,我以为是只大饺子,想:东北人真的豪放得很呢,可以做出这么巨大的饺子。当然我后来是知道了这个大饺子就是装韭菜的盒子,学名:韭菜盒子。
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很包容很淳朴的样子。你看,韭菜是绿的,鸡蛋是黄的,粉丝是白的,炒炒剁剁拌拌组合在一起,装到一个面皮做的口袋里,口子一捏,油锅里走一趟,再端到桌面上来,瞧,外面什么都看不出来,切开一半看,绿的黄的白的满嘟嘟地往外涨。那香那鲜啊,包裹在面皮里的韭菜和鸡蛋的鲜香通过密封的高温把原本无味粉丝都吊出鲜味来了。
可惜我们每人只能吃一个。那时候我就总想:如果我以后有条件自己开伙了,我一定要做很多韭菜盒子,精致的韭菜盒子,一个人关上门吃个饱。
真的,后来我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我做了很多韭菜盒子,但没有关门吃,那是因为请人家来吃人家都未必肯赏脸:我做的并不好吃,韭菜太老,鸡蛋太少,粉丝太硬,油水太少、面皮太厚。
当然,在吃的问题上,我是绝对肯钻研的。我翻书,我看关于怎样烧菜的电视节目——这是我最喜欢的节目,经过多次实验,我总结出了一条怎样做好韭菜盒子的真理:那就是,韭菜要嫩,鸡蛋要多,粉丝要软,油水要足,面皮要薄。
后来我发现,还可以把猪油渣剁碎来掺在里面,那猪油渣不要榨得太干,然后再放点虾米,这样猪油的嫩滑和虾米的鲜香可以使韭菜盒子的口感更加圆润,那味道鲜得——用苏州人的话来说,就是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了。
从视觉上来看,我喜欢把每个韭菜盒子的边缘褶皱都细细捏成荷叶边状。做好之后,一个一个韭菜盒子躺在案板上,象半月象残荷象孤舟,感觉很是美丽,有一种“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的意境在里面。
可惜,老大和我的那些同屋都吃不到我做的韭菜盒子了,毕业十多年了,大家四海为家,连联络都中断了。 不过,我还真的梦想有一天我们能再回到那个时代,大家一起吃我做的唐诗品牌的韭菜盒子,当然还要给老大的妈妈尝一尝,没有她,还真的就没有我今天的韭菜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