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夏至。
文/菡月

我们知道,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的白天最长,也是一年中北半球最长的一天。中医理论上讲,夏至是阳气散发最旺盛的时节,也是五脏六腑对气血的需求最旺的时候,因此,也是我们时令养生中最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节气。在夏至到来之际,我们养生,除了要顺应夏季养生的总原则:养阳、养心、养长外,还需要特别注意补养气血,以备五脏六腑濡养之需。
因而,在传统的饮食风俗中,有夏至吃狗肉的说法。我国民间就有“夏至狗,没路走”的俗语,意思是到夏至这一天,许多狗会被杀掉吃肉,无路可逃。国外,如在韩国,至今也保留着夏至吃狗肉的习俗。但这种说法到底符合不符合夏季的饮食规律?对我们人体到底有没有好处呢?
首先,依照顺时养生的原则,我们先来看看,夏至时的天气是个怎样的状况。夏至时节的天气一般已是气温偏高,“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是炎热的夏天已经来临的标志。此时,由于高温天气的作用,人体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薄弱,饮食更宜清淡,以清暑、益气、补脾、生津的食物为主,如应多食五谷杂粮的粥品来降体温,如绿豆粥、莲子薏米粥等来食用,而不宜肥甘厚味,热性食物,这个时候再食用热性食物不但不利健脾养胃益消化,反而更容易助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而狗肉则恰恰就是有名的温燥之物,在这烈日炎炎的夏至之时,食用狗肉,无疑是对我们的身体非但不利反而是有害的,更谈不上什么养生之道、保养身体之功了。
况且,从流行病学来讲,无论是家养的狗还是外面流浪的野狗,身上很有可能携带有狂犬病、弓形体病、犬钩端螺旋体病等人畜共患的病毒,病毒极耐高温,涮火锅都难以杀灭,人吃了这样的狗肉后,极易染上狂犬病和旋毛虫病等疾病。
旋毛虫病是一种旋毛形线虫的成虫寄生于狗及其它宿主的肠内,其幼虫寄生于狗和其它宿主的肌肉内,是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据资料显示,该病呈世界分布,其中猪旋毛虫病在我国流行较广,狗旋毛虫病则以东北三省感染率最高,这与东北人爱吃狗肉的风俗有关。人吃过有活旋毛虫的猪肉或狗肉就可感染此病,重则可致人死亡,给患者本人及家属和社会都会带来身心的痛苦和伤害。
相传,夏至杀狗补身的说法,来源于战国时代。战国时期的秦德公刚即位不久,第二年,在秦国,由于六月天气酷暑炎热,又多雨,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于是,各种瘟疫开始流行,秦德公认为狗可以避邪,于是便令责杀狗避邪,以后便形成了夏至吃狗肉的习俗。如今看来,这与补体健身毫不相干。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已从物质极度馈乏的时代,进入到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各种家畜家禽水产蛋奶完全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吃狗肉充饥果腹已经没有必要的了。况且,奥运会期间,国家就明文禁止食用狗肉,因为吃狗肉是与奥运会所传递出的人文、和谐精神不相匹配的,也是国家所不提倡的。
所以,殷切地希望各位读者,无论是从关爱健康、关爱生命的角度,还是从移风易俗,摈弃陋习的观点来看,我们都不要吃狗肉。
相关阅读:
冬天吃狗肉和猫肉能“大补”吗?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年花开又一年——浅谈夏至养生
满园花锦簇,独入杏林中
夏至节气如何更好地养生?
毒害健康“美食”TOP 10
猫狗是朋友,不是食物
这些东西安全隐患多,不要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