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菡月
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已挪动着她那不紧不慢的年轮脚步,款款来临。按照传统习俗的规矩,大年三十儿,人们要守岁的。今年,我也不例外,看完说不出喜还是忧的春晚,做好猫饭儿饭儿,又到小区的流浪猫窝点儿,喂完猫,待回到家中已是午夜3点多钟(这可有点不符合养生规则,但户外持续不断的鞭炮声,就是让你睡觉你也无法入眠呀)。合衣而卧不一会儿,家中猫宝宝的欢跳打闹声又把我催醒,睁开困盹的双眼,再看闹钟,已指向早晨七点半,匆匆喂完猫宝宝,简单梳洗片刻,便穿好羽绒服走下楼来。中国传统佳节的风俗习惯:初一要迎喜神;初二是要回娘家的;初三是出门走亲访友的日子;初五又叫破五是迎财神,要吃饺子;正月十五是灯节,要点灯放烟火,还要吃元宵,过完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
今天(昨日写的)正是大年初一,为了迎喜神,人都不得睡懒觉,听母亲讲,大年初一若是睡懒觉,一年都要被懒龙给缠上,勤快不起来。迎喜神时,人要手牵手,面向东方,迎着初升的太阳,一路前行。只可惜,现在,知道初五迎财神的多,初一要迎喜神,不要睡懒觉的人太少了,大街上,人迹寥寥,只有我一个,在面向东方,迎着太阳而独自前行。
远处是不知何方传来的稀疏爆竹声,脚边是午夜时分烟花飞旋闪过的遗骸,大街上异常的清静,除有几辆汽车从身旁匆匆掠过外,只有几位清洁工正在不紧不慢的清理着满街的烟花狼藉。
当我站在圆明园西路与天秀路相交的大街路口时,东升的太阳已冉冉升起,我沐浴在这早春二月的阳光里,心中一片温暖。
碰巧,路旁的花店已开门。从来只看花不买花的我,今日不知何原因,竟鬼使神差的走了进去。热情的花店老板夫妇便向我介绍起鲜花来。我说:“我只是看看而已,不想买。”他们说:“这么好看的鲜花,也不贵,为什么不买?正是春节,家中摆上一束鲜花,多喜兴呀!”我说:“我真的不想买,我虽很喜欢鲜花,但我怕养不好,花开时很好看,但我怕看到她败落时的样子……”。花店女主人说:“其实花和人一样,该衰老就要衰老……”我说:“就是因为她和人一样,所以,我才不敢轻易的去买花……一年中,我只有一个节日才买花,就是清明节,那是送给故人的……”花店女主人看了看我,说了一番什么您太多愁善感了之类的话后,又接着说:“花开花落其实都是自然规律,把它看得平淡一些,就不会那么伤感了……”,没想到,这个看起来这么年轻的花店老板,却这么会劝慰人,一时间,我的心一动,许是也正赶上春节吧,心情也好些,加上花店老板的一番劝导的话,我竟破天荒的挑选了一束鲜花,但当我掏腰包时,才发现,自己一分没带。当他们知道原因后,居然告诉我,让我先把鲜花拿走,随后他们再去我家取钱去,真不知我的什么举动,让他们如此这样的信任我。
一路上,我手捧鲜花,走在人迹稀疏的大路上,阳光照在我的头上,洒在我的身上。春风拂面,仿佛春神降临,我满心欢喜。
回到小区,已早有人出行。见我手捧鲜花,便纷纷向我打听:今天是什么日子?你怎么要买鲜花?我告诉她们:“今天是大年初一呀,是要迎喜神的。”她们告诉我说,她们头一次听说。看来,传统文化习俗的回归还要慢慢的宣讲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