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10种疾病的饮食防治

(2009-03-24 16:32:55)
标签:

饮食

保健

雌激素

叶酸

宫颈癌

养生

健康

分类: 转载分享

来源: 互联网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营养专家指出,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并适当补充如下食物,有助女性防病抗病。

 

女性10种疾病的饮食防治 

 

 

1 贫血:补充高铁食物

 

   因为周期性失血以及生育等原因,约有三成以上的女性都存在轻度缺铁性贫血。长期贫血容易导致卵巢功能下降,对女性健康造成影响。

 

    补血养血可谓是女性一生的“功课”。要适当吃些大枣、菠菜等有助于补血的食物, 必要时,可吃些阿胶、当归等来补血。医学专家特别提醒我们,女性在经期时要尽量少喝浓茶和咖啡,以免其中的单宁酸抑制铁的吸收。

 

 

2 经期不适:喝些加蜜热奶

 

 

    下腹疼痛、腰膝酸软、身体倦怠、睡眠不安及情绪烦躁等症状,是女性经期经常遭遇的身体不适。妇产科专家最近发现,女性在月经期间每晚临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热牛奶,可减轻或消除经期的种种不适。因为牛奶中的钾可以舒缓情绪,并具有减轻腹痛、防止感染、减少经血量的作用;蜂蜜中所含的镁可镇定中枢神经,帮助消除女性在经期中的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对于寒凉体质者,经期也可以喝些红糖生姜汤。

 

  女性10种疾病的饮食防治

 

3 妇科肿瘤:多吃红皮蔬果

 

 

    红苹果、红辣椒、红葡萄等红色蔬果中含有某种天然植物化学成分,可以有效抑制一些妇科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降低它们对雌激素的反应性,因而具有预防妇科肿瘤的作用。此外,洋葱、紫葡萄等蔬果也具有类似的功效。

 

 

4 乳腺病:多吃全麦食物和海带

 

 

    一项研究发现,育龄女性在饮食中多摄取全麦食品,能使雌激素在血液循环中保持适宜水平,避免雌激素水平过高而引发诸多乳腺疾病。

     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能刺激垂体前叶分泌黄体生成素,促使卵巢滤泡黄体化,降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因此,经常食用海带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

 

  女性10种疾病的饮食防治

   

5 偏头痛:多吃含镁食物

 

     偏头痛好发于育龄女性,特别是从事脑力工作的女性。研究发现,有些偏头痛患者的血液中镁含量极低,如果在饮食上注意摄取富含镁的食物,如小米、荞面、豆类、香蕉、坚果及海产品等,可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http://tn1.cn3.yahoo.com/image/1fbc/26fde3f150eaf75606.jpeg

 

6 雌激素下降:摄取豆制品

 

     雌激素是女性体内重要的性激素,当它在血液中低于正常水平时,会使女性的生殖功能和性功能都受到影响,还会使心脏失去保护。大豆中所含的异黄酮是一种类雌激素物质,可弥补体内的雌激素不足。每天喝500毫升豆浆或吃100克以上的豆制品,如豆腐、腐竹等,可有效调节内分泌功能,促使雌激素恢复正常水平。

 

7 霉菌性阴道炎:多吃蒜类

 

     经常食用蒜类的女性不容易患上霉菌性阴道炎。因为大蒜中富含蒜素、大蒜辣素等物质,它们是含硫的天然杀菌物质,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可抑制白色念珠菌在阴道内的过度生长和繁殖。

 

 8 卵巢癌:多吃高钙食物

 

     大量调查发现,摄取足量钙质的女性比摄取钙质较少者患卵巢癌的概率减少54%。因为充足的钙质有助于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因此,女性应注意适当补充高钙的食物,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妇女每天钙的摄入量应达到1000毫克。这就需要每天坚持喝牛奶或奶制品,常吃豆制品、小虾皮、海带及荠菜等食物。

 

    http://x.limgs.cn/xkimgs/200981142019140.jpg

 

9 乳腺癌:常饮红酒

 

     研究表明,红葡萄皮和葡萄籽里含有一种天然的抗癌物质,可避免雌激素水平过高,刺激乳腺组织,使其发生恶变。因此,女性每天喝适量的红葡萄酒(一小杯即可)或吃一些葡萄,其中的天然成分有助女性预防乳腺癌,同时还可预防心脏病。

 

10 宫颈癌:摄取叶酸

 

    通过对患宫颈癌高发地区的女性进行调查发现,体内叶酸含量明显不足的女性,不仅在怀孕时容易引起胎儿的神经器管发生畸形,还会使她们患宫颈癌的危险增大。因此,女性应当适量补充叶酸,包括服用叶酸补充制剂和摄取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菠菜、小白菜、苋菜、韭菜、蛋、谷、豆制品、坚果等,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率。

    专家特别提醒,由于叶酸不耐热,烹调时温度稍高就会被破坏,因此,做菜时温度不宜过高,烹调时间也不宜太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