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iant-salamander.com/UploadFiles/200752517196662.jpg
金色娃娃鱼
《中国民航》刊登了宣传吃娃娃鱼的文章,专家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呢?下面就介绍几位专家的观点。
“吃是很土很俗的一种开发方式,而且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反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肖汉兵介绍,衡量一个物种是否濒危,主要取决于野生种群数量,野生数量太少,会产生近亲繁殖、基因退化等问题。目前掌握的全国野生娃娃鱼数量不到5万尾,总数最多也不会超过10万尾。娃娃鱼的野外受精存活率在1%左右,当然人工饲养情况要好得多。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汪松认为,对野生动物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国际惯例,如果管理严格、运用合理是可以的。但一谈开发利用就是“吃”,却不应倡导,这种做法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会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公众保护意识造成破坏,会让公众产生迷惑。
另一个专家也赞同他的观点,他说,“消费鱼翅使全世界的鲨鱼种群减少了90%,如果吃野生动物变成了时尚,形成攀比之风,那么对野生动物保护是很有危害的。文明国家不应该鼓励食用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动物,这会降低公众的保护意识。”
肖汉兵从1987年开始从事娃娃鱼研究工作,成年累月与娃娃鱼打交道,但他也从未吃过一口娃娃鱼制成的菜肴,“有时候,餐桌上就有这道菜,但我从来没尝过。看着别人吃,心里也总是有点别扭,感觉很怪,矛盾。”
“吃是很土很俗的一种开发方式,而且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反感。”湖南省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秘书长、湖南省农科院原特种水产研究所所长皮业林也对记者表达了这个观点,但他同时强调,保护与开发并非截然对立的,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这样才会良性循环。他认为,单纯依靠自然保护成本太高,长期坚持下去很困难。经过人工繁育和合法销售,娃娃鱼才能在合理利用当中得到有效保护。
菡月按:
专家所言有一定道理~
开发不一定吃它们,保护参观出售门票,也是一个办法,尤其有助于培养孩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从情感、伦理方面说,这些娃娃鱼,它们不应该遭到杀害被人吃这样的遭遇,做为动物,它们也有自己的尊严、有与我们人类共享同一个地球的权利。它是一种这么可爱、珍贵、可怜而又孤独的动物,难道人类就不能放过它,还它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而又安全,自在的家园吗?
相关阅读:
生命VS诱惑嗜好野味的愚昧
《中国民航》竟然宣传吃娃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