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猎户,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2007-09-06 15:05:48)
标签:

教育杂谈

猎户

野味

中学

课本

环保

动物福利

动物保护

生命教育

分类: 动物福利
       猎户,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猎户,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请投我一票: 投票
 

    《猎户》,已从中学课本中消失了。我的感觉是:太好了,早该这样~

 

    《猎户》一文,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吴伯箫,他的散文《记一辆纺车》也曾被收入中学课本。本文写于1962年9月20日,在文中,作者热情洋溢地记叙了猎户的打猎活动和结果,其中充满了赞扬和钦佩的语气。例如,文中包括以下内容:

 

    场长怕我们失望,立刻带我们到山上山下参观,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獭、野猫……种类实在不少。据统计,去年一年他们打猎小组打了四百三十六张大皮子哩。加上兔子和野鸡,足够一千只冒头。场长还特别拿出一枝中式钢枪给大家观赏。那是董昆打死了金钱豹以后,劳动英雄大会发给他的奖品。枪号是532。

 

   文中还表现出了对野味的津津乐道:

 

   有一次,也是秋天,我跟老人一道儿赶集,他问我,‘吃过獾肉没有?’我说,‘没有,怎么样,请客么?’他说,‘獾肉好啊,是医治牲口的良药,明天打一只来你尝尝。’我说,‘不容易吧?’他说,‘试试看。’第二天他真的就掂来了一只獾。满不在意地招呼说,‘就撂在这儿吧。’摸摸獾身上还有点儿温呢。”

    ……

    场长却抱歉地说:“可惜董昆他们不在,不然应该请你们尝尝这里新鲜的山珍野味。”

 

    现在看来, 野生动物肉不像人想像的那样营养味美,它们往往还带有各种传染病原,吃野味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这还不算,这篇课文中还具体介绍了打猎的办法和技巧:

 

    打猎的讲究不少:雉鸡、野兔要白天打,叫打坡;野猪、狐、獾、狼要夜里打,叫打猎。打猎要认路:狼有狼道,蛇有蛇踪。狼走岭脊,狐走山腰,獾走沟底。打啥要有啥打法:“暗打狐子明打狼。”打狼要招呼一声:“哪里去?”狼停住一看的工夫,镗的一声枪响了,准中。有的打猎要下炸弹,把炸弹包在油饼里,猎物闻到香味来吃,一咬就把嘴炸烂了,不死再打也容易。小兽用火枪打,大兽用钢枪打。捉活的要下拍子,挖陷阱。捕蛇还要在蛇路上下刀子。蛇爬过来的时候,微露地皮的锋利刀尖,可以把蛇的腹部从头一豁到尾。

 

    这篇文章写于40多年前,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人与自然的矛盾还不很突出,野生动物的数量还较多,伤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写作此文有当时的社会条件。而在最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变得十分脆弱,许多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很需要在课堂上对少年儿童加强这一方面的宣传教育。人类也是生物链中的一环,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像著名的环保作家蕾切尔·卡逊女士在《寂静的春天》(巧合的是,这本书也出版于1962年,与《猎户》发表是同一年)中所说的,我们必须学会与其他动物分享地球。

 

    还有,本文不利于对孩子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用枪、用炸药弄死活生生的动物,剥夺其生命,甚至残忍地用刀子划破蛇的肚子,这很容易导致少年儿童的暴力行为,不利于孩子树立同情心和善良的美好品德。

 

    况且,从法律角度说,我国在1988年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此篇课文删除,是完全应该的。
 
                  为了动保和环保事业, 请投我一票 投票
 
   
    注:此活动系新浪读书所办"消失的课文"征文
              http://book.sina.com.cn/z/kewen.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