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命教育 |
五一长假,抽空读了博客。
今天,恰好读到了林格的博客。其中有两篇文章,《善良是最为闪亮的人性之美》、《爱是人的核心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是,忍不住发表了一些评论和留言。
我觉得,林格的博客的一些文章写的真好!
现在,社会道德环境如此之差,孩子更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正义、博爱、良知。
我认为,最为可怕的,是教育的功利性。教书育人,教书,基本上做到了,育人,则明着或暗着放在一边,教育就是传授知识,考试。
我的观点也许比较偏激,但我还要说一说。现在,教育最需要确定的,恐怕不是经费,而是办学目的和方针。这里说的是真正的目的,而不是说在嘴头的和写在纸上的。
许多人,包括教育管理者,在大环境压力下,已忘记教育的根本了。
只要是个“人才”(专业知识甚至成绩好),做了坏事,如残害动物,就找“心理原因”,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就应该得到原谅?
现在,我们教师做为社会的普通一员,承载的责任太多了,我们要按照领导和上级的要求教学,教出自己的特色,还要满足家长的要求教孩子更多的知识,以便升级到更好的学校,同时,当然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其实,作为学校和教师,传授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培养良知、责任感和爱心!
但我也知道,其实既使教育部门的管理者的有这种倾向,但把板子打在教师甚至校长身上,也是不公平的。
反思教育,我们只是培养更有竞争力(用家长的话说,找到好工作,收入更高)的知识型就业劳动力,还是要造就具有博大人文精神、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人?
如果是前者,正好符合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学校管理者利益:满足家长的需要,也就为学校获取了更大的利益,同时也为教师获取了更多的个人利益!这是一个颇为现实的问题。
不说教育的产业化还是不产业化,社会大环境的功利性,政府部门的管理缺位,最终导致教育部门的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