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菡月
菡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024
  • 关注人气:41,5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板的逻辑:评《没有任何借口》

(2006-04-21 22:06:45)
分类: 同品书香
    老板的逻辑:评《没有任何借口》               
   市面多日来流行一本畅销书,它数次高居排行榜榜首,名叫《没有任何借口》。听起来不错,本人将此书读了一下,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书中说,一个高效的企业必须有良好的服从观念,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必须有服从意识。不管情况怎样都要去执行,老板的话就是命令。
   于是,笔者明白了:员工对老板的话不能怀疑,当然更不能提出改变建议,不管如何,都要做下去,还要想法使它成功。这才是敬业。尽管老板说的方案,可能来自一拍脑门,是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想法。
   本书的想法,完全是老板的逻辑,是老板的一厢情愿。老板当然希望一切员工服从自己,但员工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首先,员工这样做,谁能保证其的利益?员工能得到什么?符合企业的利益,但是违背社会利益,危害员工安全等做法,如造假、缺斤短两。无劳保措施,不签劳动合同,不断加班等,员工能服从吗?在当前的形势下,如此高的就业压力,员工是受制于人的弱势群体。民工干了几个月的活,拿不到工资,甚至不得不爬到塔吊上讨要被拖欠的工资,这难道也要员工没有任何借口地服从吗?
   其次,老板的要求触犯了法律,如侵犯了员工的人身权,员工也要服从?不服从就不是敬业的员工?几年前,一家韩国公司的老板因为一件小事强迫所有的工人给她下跪。对于老板侵犯人格、尊严员工能服从吗?
   书的结尾写到:“工作不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和得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生命的问题。工作就是自动自发,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获得什么,我们才专注于什么,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本质的方面说,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 ”
   显然,员工用生命去做了,这正是老板的目的,这是后果对员工则是另一回事了。
   退一步讲,即使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书中的这种做法,对老板也未必有好处。显然老板是资方,他的地位、责任使他有权发号施令;老板又极好面子,不容挑战自己的权威。这样,员工的惟命是从,对老板也没有好处。
   其一,企业决策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是非常危险的。不同人看问题会有不同的角度,多人见解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群策群力,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肉食者鄙呀。一个人靠一时小聪明,可能成功,但不会持久。老板是人不是神。不用读MBA,就知道有多少听从不同意见,避免了企业失利的例子。又有多少一意孤执行,企业失败了的例子。
    其二,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只会说“是”,没有自己独立见解,惟惟诺诺的员工,不是个好员工,并不能说他敬业。敢说“不”员工,才真正是敬业的好员工。敬业员工不但要长耳朵,更要长脑子,会独立思考。可书中却是教育员工要盲目服从。员工如果知道老板的这一点,并且利用这一潜规则,明知老板错也不管,去执行,麻烦就大了,可能会不管企业和老板的死活。书中巴顿的例子的示范作用非常清楚。听话,实际上是培养不负责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眼看着老板往火坑里跳!
    其实,西方现代管理学也不一定都这样认为。一些管理大师也开始讲人文关怀,讲究以人为本,发扬员工的主体性。美国 “春田再造”公司管理层就采取了一整套独特的企业管理经营制度(包括开卷式管理、企业大赛、主人文化、大磋商等),企业利润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增长,创造了美国商业史上的奇迹,被《商业周刊》誉为“管理的麦加圣地”。
    本书的导向有问题,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有多多。人是有创造性的,什么都按老板的要求去做,当螺丝钉,不能发挥人的创新意识,员工不会有成就感。一切听命于老板,没有任何想法的执行、服从,那么,人的主体意识呢?难道只能成为听命于老板的机器?干脆把员工变成动物,甚至机器得了。
    显然,《没有任何借口》是一本站在企业管理者角度写出的书,有失偏颇,对企业的员工是极为不公正的。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各项法律保障还很不健全,劳动力又供过于求之时。它给军营中的士兵读也就罢了,不适合在企业中,给员工作为培训读本。尤其是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以人为本、发挥个性、勇于怀疑、尊重员工的时代。按照此书中的做法实行起来,对企业、对员工、对老板,都是不利的。
    后来,有业内人士证实,这是中国人炮制的这种假版权书,这就更是令人气愤了。难道中国的奴才还不够多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