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菡月
菡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784
  • 关注人气:41,5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尊重动物的自主生存权

(2005-12-02 21:13:33)
分类: 动物福利

请尊重动物的自主生存权

据《南方都市报》(2005年11月26日)报道,深圳市西丽野生动物园饲养员在给马鹿喂食时,被一头发情的雄性马鹿踢伤,不治身亡。而且,此前马鹿曾经有过类似的袭击事件。两年前,一名女饲养员行走在动物园内的小路上,一头发情的马鹿冲出来,在后面追赶这名饲养员并将她踢伤。去年,受到攻击的是一名来动物园玩的游客,当时这名游客把手伸到铁丝网里,拿着食物准备喂马鹿,不料遭到马鹿的袭击,被踢到了手。

其实,这一事件并不是偶然的,据笔者所知,近年来国内各大野生动物园已发生了多起野生动物攻击游客事件,例如,在三年前,北京也发生了马鹿攻击人致死案件。这些野生动物攻击人的事件,给人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显然,这是一幕幕的悲剧。对于这些悲剧,我们当然可以从动物园管理方面进行反思,如对职工严格培训,规范管理,教育游人,加强监督,等等。但笔者认为,这只是表面层次的问题,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野生动物马鹿为什么伤人?我们先听听专家的看法。野生动物专家、北京市大兴野生动物园管理部经理鲍文永先生说,动物发情时,一旦有人接近,动物就会认为人威胁它的伴侣,对人进行攻击,“生存环境的突然改变,也会导致动物攻击人”,比如,有爆竹突然在动物的背后爆炸了,它也会立刻攻击身边的人,此外,如果人越过了动物的警戒范围,动物也会攻击人,“因为人太靠近动物,动物就会烦躁,感到不安全了就攻击人”。

在此,笔者想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改变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如何构建和谐的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有必要在城市建立野生动物园吗?

      前一段时间内,各地争相建立野生动物园,高价出售门票,利用野生动物来谋利,将野生动物当成摇钱树,使这些可怜、无辜的野生动物们背井离乡,远离适合自己的生活家园。这与保护野生动物的宗旨相差十万八千里,其实是打着保护的旗号的创收谋利行为。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外星人将人类关在笼子里,每天给人吃给喝,让外星人观察,那么,做为人类的我们又会有何感想呢?恐怕其暴怒反应的激烈程度,不会低于野生动物吧。

如果让野生动物自己来选择,他们肯定会选择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园,哪怕是自己猎取食物,过吃上顿不知道下顿的日子,也不愿意被人捕来,失去自由。连发情期起码的生存环境(排他性、私秘性空间)都不能得到保证(对比一下,想想我们人类的婚恋),还要经常为人类表演取乐,娱悦人类,“工作时间”漫长,风吹日晒。在节假日期间,人类休息游玩,加班的有双倍甚至三倍的工资,野生动物们反而比平时累得多,甚至连饭食、饮水、休息都没有规律,没有基本的福利保障。如果马鹿等野生动物有思维,他们就会想,人和动物同在一片蓝天下,共有一个地球,何时才能够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呢?

古人说得好,圣人之德,及于禽兽。现代人也常说,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这都告诉我们,要善真心爱护野生动物。我们应该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有博爱的情怀,给他们足够的人文关怀,善待野生动物,尊重其自主的生存权利,让他们“归去来兮”,在自己的家园过上祖先们“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生活。对野生动物,人类从放弃“皮可穿、肉可食”,到放弃“可在动物园中观赏”,将是文明水平提高的又一个里程碑。

从科学性角度看,正确对待野生动物,让他们栖息于自己的家园,不但有助于其数量的增长,保证物种的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环境,而且对人类的还有更为直接的好处,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保证人的健康,减少新疾病的发生。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新的疾病是来自动物的。艾滋病、埃博拉、SARS、禽流感等,早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因此,这应该引发我们对在城市里建立野生动物园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果真正是爱护动物,我们就应该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家园生活,不受人类打扰,即多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而不要建立那些披着“科研”、“保护动物”外衣的野生动物园。这样,野生动物和人类,都会有各自易居、安全的生存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