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宋】刘过——古诗词鉴赏之二七一

——古诗词鉴赏之二七一
赏析:这是一首登临名作。作者借重过武昌南楼之机,感慨时事,抒写昔是今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词一起用了两个偶句,略点景物,写登楼之所见。但既无金碧楼台,也没写清嘉的山水。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而已。这里的“满”字和“寒”字下得好,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出一幅依黯的画面,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底色”。细味这残芦满目、浅流如带的词境,不止气象萧瑟,而且写出了居高临下的眺望之感来,是统摄全篇的传神之笔。
接下去,作者以时空交错的技法把词笔从空间的凭眺折入时间的溯洄,以虚间实,别起波澜。“二十年重过南楼”,一句里包含了多少感慨。二十年前,也就是安远楼落成不久,刘过离家赴试,曾在这里过了一段豪纵不羁的生活。二十年过去了,可是以身许国的刘过却“四举无成,十年不调”,仍厄于韦带布衣的寒士地位。如今故地重经,而且是在这个祸乱日亟的时候,令人凄然以悲。句中的“过”字点明此行不过是“解鞍少驻初程”的暂歇而已,并为下文伏线。
“柳下”三句,一波三折,文随意转,极见工力。“未稳”上承“过”字,说明客边行脚的匆遽,钩锁紧密,见出文心之细。“能几日,又中秋”,一种时序催人的忧心、烈士暮年的悲感和无可奈何的叹喟都从这一个“又”字里泄露出来。
三句迭用“犹”“能”“又”等虚字呼吸开合,腾挪旋转,真能将词人灵魂的皱折淋漓尽致地揭示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