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年关(2)

(2024-02-18 13:25:10)
标签:

杨用连同学

菱角豆腐

瓮船

乡村年关

分类: 梦绕魂牵


            乡村年关(2)
                      ——我的家乡春节期间的彩莲船



乡村年关(2)

 

杨用连的家,依然住在四湖河南边的一幢坐北朝南的直瓦棚里。当来到他家的后门口时,只见两只船已经停靠在河边,每条船上已经准备好了起瓮船的拉钩和绳子。杨用连的父亲正等着他回去后一起动手。

“瓮船”需要动作迅速,手脚麻利,当鱼儿还没有觉察的时候,船已经提出了水面。否则,钻在船中过冬的鱼也会逃跑的。因而,需要有经验的老手。我帮不上忙,只得蹲在岸上观看。

“瓮船”是用已经完全破旧不能再用了的旧船改装的。将前后船舱填满柘树枝条。柘树枝条木质结实,不易折断;而且带刺,鱼钻入船舱后,不容易返回船外。“瓮船”的船身是底朝上,然后用稻草包好的“土茅包”,将“瓮船”沉入塘底的深水区。经过春夏秋冬,那些喜欢阴暗或害怕寒冷的鱼类,“瓮船”成了最好的藏身之所。

很快,“瓮船”拉出水面,并送到岸边,拣掉船舱里的树枝,鱼露了出来,一下子让我惊呆了。浅黄色大嘴鲇鱼,竟然把舱底铺满了。清舱的结果,除鲇鱼外,还有“土憨巴”(沙鳢),黄古(北京叫嗄鱼)和财鱼(乌鳢)。

这顿午餐,虽然迟了一些,却极其丰盛。清蒸鲇鱼,黄古烧豆腐,财鱼片,“土憨巴”烧辣椒糊,菱角米炒辣椒,油煎菱角豆腐,红烧鱼杂;主食是菱角米粥。

红烧“鱼杂”是由雄鱼白,雌鱼籽,鱼肚,鱼鳔做成的。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出差到石首市,在杨善福副市长(注:杨善福,原监利县副县长,石首市副市长,湖北农学院副书记,他去世后,我悼念他的文章《斯人远去一个时代的结束》发表在2007-12的《荆州晚报》上)的盛情款待中,就有笔架山鱼肚。这可是名贵湖北特产,是长江中鮰鲴鱼腹中的鱼肚做成的。但我觉得,远不如乡村的鱼杂味美。真正的鲇鱼肚(而不是膘)、黄古肚、财鱼肚和肠,其味道是十分鲜美的。农村俗话说,“宁吃财鱼肠,不吃财鱼娘”,意思是说财鱼的肠肚比财鱼的肉还好吃。因而,在乡村,杀财鱼时是不会将财鱼的肠肚扔掉的。

菱角豆腐是洪湖的野菱角用铁锤锤碎后,过涤,清除壳楂,留下米浆烧制而成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菱角食品。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因事到洪湖市和蓝田生态园参观,受到洪湖市教委的盛情款待,想重新品尝一下地道的洪湖菱角豆腐。市教委的同志四处张罗,结果是失望而归。

菱角米粥是用大米与刚砍出来的新鲜野菱角米熬制成的,还没有伸筷子,一股特有的菱角米的清香扑面而来,让人食欲大开。在我写这一节的时候,正好我女儿从外面带回来的微山湖湿地红荷节食品中,就有一小袋野菱角米,我喜出望外,当晚即用高压锅熬了一锅粥,全家人分享。一碗菱角米粥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五十多年前的岁月,杨用连同学一家那种朴实真诚而热情的场面又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当即拿起手机,拨通了杨用连同学的电话,表示了心底问候,也一起回味那消逝了的青春岁月和欢乐时光!

从杨用连家返回的时候,已经是酒足饭饱。突然刮起的冷北风从背后吹来,推动着我加快了行进的步伐。一路上,在沟沟坎坎和坑坑洼洼的行程中,我却一直在思考着另外的一个问题:总觉得从杨用连同学的身上,似乎看到了什么——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理想和憧憬,都不过是自己的造化。杨用连同学回乡只有一年半的时间,虽然结婚,但只有16岁,还不到成年,却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并很快适应了农村的环境。虽然依然贫困,依然过着节衣宿食的日子,但他和所有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兄弟一样,朴实而善良,勤劳而执着。没有奢望,没有苛求,在艰难的生活重压下,从不怨天尤人,脸上始终荡漾着满足和欢笑。把自己命运的改变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来实现,虽然苦一些,累一些,也觉得是值得的。正如杨用连同学所说的那样,“辛苦讨得快活吃”啊!自己的劳动收获,总觉得踏实,总觉得有滋有味。

 (摘自长篇回忆录《沧浪之水》第一部《风雨卸甲河》第二辑《小河弯弯》之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