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市场营销营销策划医疗改革医药新营销精准理论赢家同盟 |
新医改体制下医药企业的应变之道
文:《中国医药采购报》 记者:吴梅庭
(编者按)从2004年以来医药行业就面临药品连续降价、药品分类管理、广告监管、打击医药商业贿赂等宏观的调控政策压力,也经受着来自政府、媒体和消费者的不断质疑,使整个医药行业处于极度低迷的状态。随着新医改政策逐渐浮出水面,将给医药行业带来何种影响?医药行业前方,是冬天还是春天?做为医药企业,又将如何应对新形势?带着诸多医药同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报记者于近日对精准营销理论及体系创建者,我国著名的营销专家,赢家同盟首席咨询师徐海亮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总体政策解读
记 者:新医改政策将给医药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徐教授: 2007年将是新医疗体制改革破题之年,其主旨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解读整个政策,风险和机遇并存。就总体而言,我们乐观的认为医药行业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1.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公平性。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WHO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被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
2.医疗保障体系覆盖率不高,我国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也就是说,中国至少有8亿人口游离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之外。
1.今年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地区覆盖80%。
2.建立覆盖全国13亿人的广泛的医疗保障网络,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的权利。
记 者:新的医疗改革下医院以药养医的局面会改变吗?
徐教授:过去,为了维持正常经营和发展,医院普遍存在“以药养医”现象。尤其是国家规定医院药价在进价基础上顺加15%,这就使得医院更愿意采购和使用高价药品。还有不少医院在现行医疗体制下采取科室承包、分设门诊、处方挂钩等不规范手段,鼓励销售药品,实行创收分成,于是医生趁机开大处方,用高价药,使低价招标来的药品在招标后无人采用,曾有戏言“招一个品种死一个品种”,以上原因使价格虚高的药品大行其道。
记 者:能否预测一下新医改体制下,2007年的消费热点
徐教授:新医改体制下,随着目标市场的下沉,药品需求大量增加。所以,我预测2007年的消费热点将是普药特别是中成药。
医药生产企业篇
记 者:医改之前,我国医药生产企业基本状况如何?
徐教授:在我国医药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加上地方政策的保护、商业贿赂存在的不平等竞争,给了许多小企业生存空间,使得我国目前医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下。由于竞争加剧导致行业的毛利率持续下降,行业利润率低。
记者:能否具体分析一下造成医药生产企业利润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徐教授:
记 者:医疗体制改革将对医药生产企业本身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徐教授:新医改背景下,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整合加剧,大医药企业集团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自身盈利能力获得提高:规模效应体现,品牌价值提升。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外部竞争环境,这些都为毛利率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记 者:对于药企来说,哪几个因素将决定企业未来的竞争力?
徐教授: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是企业的发展之路,品牌是医药企业的生命力。渠道是医药的核心竞争力。规模将成为商业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品牌和渠道的开拓能力和管理能力决定其核心竞争力。
记 者:我国医药生产企业下一步市场重心应放在哪里?
徐教授:新农村合作医疗会给医药商业带来新增的市场空间,广大的农村及社区市场是新的黄金通路。原因有二:
流通企业篇
记者:刚才您在分析医药生产企业利润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时,提到了医药流通环节造成的影响,做为医药流通环节的医药商业来说,也是医药经济链条中的一环,之前,它又存在什么问题?
徐教授:医改前,我国具有“三证”的医药批发企业近1.7万家。实际从事医药分销的公司及组织大约有20万家,由于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也就很小。在1.7万家批发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只有800余家,不到总数的5%;前3大的医药商业企业的市场份额为18%,前十大批发商的年销售额之和也仅占批发行业总销售额的27.7%左右,而美国市场前12大医药流通企业的市场份额为80%,日本市场前3大医药企业的市场份额为67%。
记 者:医疗体制改革会对医药流通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徐教授:从医改政策可以看出,医改政策将向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倾斜,十一五期间将“培育5个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集团,10个销售额在30亿元以上的医药商业企业”。未来政府主导下以资本为杠杆翘动行业整合将成为医药流通业并购的主题词。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高,随着中间流通环节的压缩,医药商业企业以及药企的利润将会有所提升。
记 者:刚才您谈到国家基本药物体系能不能说的详细些?
徐教授:可以,今年2月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最近阐述各自在2007年工作重点时,均提出要推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鼓励企业提供廉价基本药物.
终端篇
记 者:为什么说医疗体制改革可以解决医院的“以药养医”问题?
徐教授:通过对医改政策的解读,可以得知,政府将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变其以药养医的局面,特别是农村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将成为政府首先解决的问题;对现有医疗机构进行改革,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可能改制,实现民营化;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建立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医改将改变医药产业价值链的组成,未来的医改将改变医药产业的利润分配格局。国家多投入,医院将变为公益性的非盈利单位,并彻底解决医院的“以药养医”问题。
记 者:医药行业的终端格局将会产生怎样巨变?
徐教授:随着新医改体制下开始大力发展社区医院,促使药品消费向药店、社区医院分流。在农村市场,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扶持农村卫生院的发展。以及医药流通渠道的变革,医药企业将可以直接面对第三终端黄金领域进行营销活动,这必将颠覆传统的营销模式,哪家药企能在新医改体制下把握先机,哪家企业就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医药领域插上腾飞的翅膀,脱颖而出。
药品药价篇
记 者:药品研发和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徐教授:从两个方面来看,
1.如今,新的化学药物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从化学合成物中获得新药的成功率明显降低,且一些化学药物存在难以克服的毒副作用、药源性疾病等不利因素,因此天然药物已成为创制新药的重要研究对象。
2.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中医诊疗技术简便,中药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符合经济发展的成本效益原则;中医药的本质特征与当今人类回归自然、热衷传统疗法、崇尚天然药物的潮流相吻合,是解决许多疑难疾病以及康复、保健、养生等卫生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记 者:药品的价格会有怎样变动?
徐教授:医改的根本目的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前在城乡低收入人群中,“因病致贫、因贫致病”形成恶性循环,由此也成为社会不和谐因素。医改首先解决这些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药品价格将继续受到调控。年初发改委表示,未来医保目录用药都将面临降价。此外,发改委开始对专利药品、原研制药品和仿制药品实行分类定价,对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和流通差价率进行控制,并根据药品创新程度,实行有差别的费用率、利润率控制。对于那些严重供过于求的仿制药品,要实行抑制性价格政策。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设定可以上浮价格的条件,符合条件的,设定统一的幅度。对于一些“廉价经典药”,政府也会采取保护措施,在价格上给予照顾,提高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另外,政府还将加强对市场调节价的管理,推行在包装上标示价格的做法,增加透明度。今后药品降价将变成常态,频率为每两年调整一次。
1、普药:普药价格将基本保持现有价位或略有上升。
2、仿制药及改变剂型计量新药有大幅度下降,可能下降幅度达到60%以上,接近普药。
3、中药新特药.:保持较高的价格水平,部分新特药价格上涨。
记者:医药招标是药厂关心的问题您能不能谈谈新医改体制下医药招标的改变?
徐教授:医药招标包含医药招标代理政策及程序必须修改
1,尴尬的招标代理机构:
大家都谈到医药招标主体错位,目前多数药品招标由医院主导,即使委托民间垄断的中介机构组织的招标,投标规则也由医疗机构制定。药品招标并未触及以药养医的基本格局。
2,尴尬的药品经销代理
3,招标操作过程及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广告篇
记 者:传统广告又将发生什么变化?
徐教授:做广告将成为高风险的事。2006年10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前8月电视违法广告约占72%。报纸刊登药品广告违规率达91%
未来广告走势大致有如下几点:
1,传统营销模式将划上句号,传统的电视广告及平面广告模式成为高风险的举动.
2,精准营销的互动直返式广告模式将成为医药广告的主流模式(围绕目标群体的兴趣设计的重在参与的活动宣传模式)
3, 隐蔽的精准定位广告,成为制胜法宝
4,传统的广告将一步步衰败下去
渠道及营销模式篇
记 者:流通渠道会发生什么具体变化?
徐教授:新医改有一个目标就是:渠道的扁平化。
记 者:未来医药营销模式将发生那些变化?
徐教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1,新的医疗改革使政府成为医药采购的主题,医院的无约束行为将结束,药价和医疗价格将大幅度下降 ,医药经营企业将蜕变为物流。
2,流通企业控制流通渠道的方式将会改变,医药生产企业可以跨过流通渠道,直接面对终端,价格的减低和规范及商业贿赂的严格监管将使传统的医院医药代表失业。
3,以传统广告支撑的OTC市场,随着药品价格下降,及社区医疗服务功能的完善将走向理性。
记 者:这是否意味着传统营销模式的终结?
徐教授:传统营销模式将划上句号(传统处方线和OTC营销套路的终结).
1,三年内30%--50%的医药企业将被兼并和重组,60%的品牌将不存在。
2,80%的医药经营企业将倒闭
记 者:邮政渠道对医药第三终端有什么影响?
徐教授:中国的物流网络,最为完善与到位的应该算是邮政网络。邮政作为国家的一个机关重要组成,可以把任何信件包裹之类,送达中国的每一个山村,那怕是最难到达的穷乡僻壤也能配送到位。最新资料表明:中国邮政目前已经拥有由4.6万辆汽车、481节火车邮厢、10架飞机、201个邮件处理中心、5.7万个营业网点组成的邮政运输处理网络,并且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现金到现金的汇兑网络。
投递网和营业网作为邮政通信网的末梢和始端,直接与广大消费者接触,是邮政企业自然天成的营销网络。庞大的投递网深入千家万户,这是中国邮政最大的优势。广大投递员在与客户的长期交往中,早已形成良好的邮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