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品牌民族品牌汽车核心技术汽车营销汽车精准营销 |
分类: 汽车精准营销 |
以国际汽车走过的路来看,较为成功的有欧美模式和日韩模式,这里后者在发展初期也走过模仿抄袭的路,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韩国在引进欧美先进技术的同时,非常注意培育自己的开发能力,在日本和韩国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是非常受本国消费者欢迎的,这里面既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企业自身的努力。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日韩汽车实力得到发展壮大,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时,日本韩国的汽车行业所受的影响也并不大。
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在自主品牌方面进展得又怎样呢?这两年,我们的确引进了不少国外车型,看上去好不热闹,也有一些厂家进行模仿,但是没有谁把核心技术抓在自己手里,形成了现在的“核心技术空心化”,这种局面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了。现在热衷于引进各类车型,向外国公司缴纳不菲的技术转让费,或者以市场换取技术,长此下去是不行的。我国汽车企业对开发自主品牌做得显然不够,光靠多控制股份是不能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如何发展自主品牌?我认为一方面需要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投入力度,要为今后一、二十年作打算,特别是大企业要带头发展自主品牌。在这方面,长安集团正在努力。我们是汽车界的后来者,现在知道了怎么造车,但还不知道怎么开发车。
1、 发动机电喷ECU、燃油喷射系统;
2、 电喷发动机搭载整车后的整车标定;
3、 自动变速器及其ECU;
4、 电喷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联合的动力系统ECU的关联;
5、 整车CANBUS系统。
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达到67%)。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美国能源部预测, 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2050年的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20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两倍。与此同时,交通能源消耗也是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全球已达成共识:交通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我国刚刚到达汽车社会门槛,车用石油消费在石油总消费中的比例(1/3以下)还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以上)时,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石油供应的日益紧张。同时,车用石油消耗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和排放也正在变成愈来愈严重的问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排放国,由此产生的国际政治和经济争端将会愈演愈烈。这充分表明,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与交通能源问题将来势更猛、影响更大、挑战更加严峻。按传统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发展下去,不可持续,实现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是大势所趋。
实现汽车节能战略,在发动机技术路线上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即:不断提高传统燃料汽车的燃油效率,发展先进汽油机和柴油机技术;大力发展替代燃料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先进技术
基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过渡”与“转型”的双重发展战略,我国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科技对策可遵循三条基本技术路线。三管齐下,并行互动:
(1)开发和推广先进内燃机与混合动力汽车,解决紧迫的节能与环保问题并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推进动力系统技术转型。
(2)研发和应用气体燃料、煤基燃料和生物燃料等汽车代用燃料,促进交通能源来源多元化,同时有步骤的推动基础设施的扩展和转型。
(3)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车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促进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创新与重点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