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古镇印象

标签:
雪燃旅游文化张雨荷 |
分类: 旅行/探秘 |

土城古镇位于贵州省习水县,赤水河从古镇旁边流过,是一个典型的因航运而兴的码头古镇,古时这里是“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历史上的土城商贾云集,形成了独特的商埠文化。
漫步古镇,首先让人惊奇的是它的建筑,由于地处河边,背靠大山,地形高低起伏,临河的吊脚建筑,或依附悬崖,或凌空吊脚;临山的民居,因地就势,翘角飞檐,灰瓦窗棂,门廊干栏,艺术地构成了黔北民居的独特魅力。
老街上的民居,大多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老住户,他们以居带商,临街的居民同时也是经商的商人。商铺里没有时尚名牌,只有当地人的手工艺品和流传久远的传统美食,当地人最引以为自豪的美食是苕丝糕和苕汤圆。到古镇来的人大都会选一店坐下来,品尝一碗苕汤圆。餐馆的陈设很简单,几张木桌子,几把椅子,游客进屋,主人热情招呼,苕汤圆是必选的美食,苕汤圆是当地的食材,当地的水,用当地的手艺做成的美食,离开了土城这样的环境,苕汤圆的味儿就不正宗了,因为美食的味道与它的环境息息相关。
土城是一座千年古镇,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今天的土城老街不仅保留了“前店后宅”的历史格局,更有盐号、船帮(王爷庙)、宋代酒窖、古驿站、茶旅馆、“张半担”宅等一系列凸显古镇商埠文化的历史遗存。
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马帮帮规严格,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马帮形成了自己的习俗和行话,有了独特的马帮文化。
古时土城生存着盐帮、船帮、马帮、铁帮、糖食帮、茶帮、丐帮、布帮、戏帮、经纪帮、栈房帮、米帮、药帮、油帮、酒帮、石帮、木帮、袍哥18个帮类。帮是指某行业从业者的集合,土城“十八帮”集合了18个行业。今天,漫步在土城老街,仍然可以感受到“十八帮”的存在,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十八帮”曾经集聚的场所遗址,现在仍然较好地保存在原地,走进“十八帮”陈列室,就能清晰地了解这些帮派当年的风彩。
袍哥会是清末民国时期四川省(包括现在的重庆)、云南、贵州等地较强大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分为浑水袍哥和清水袍哥,前者类似于现在的黑社会,而后者仅仅是一般帮会组织。虽然袍哥已经消失了40多年,但在土城老街的袍哥会陈列室里,依然可以领略到袍哥会当年的风彩。在袍哥会陈列室不远处,我们还有幸巧遇了一位袍哥大爷,今年已是95岁高龄的袍哥大爷还穿着当年的袍哥服装,精神抖擞地端坐于自家门前,和我们聊袍哥往事,他思维清晰,侃侃而谈,说他就是袍哥的活化石一点也不夸张。
“十八帮”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把“十八帮”的文化和历史串联在一起,就成了土城古镇特有的历史文脉,是他们让土城文化更加鲜活,才有了今天我们这些不远千里,到土城来寻找人文精神的游客。
在夜幕下漫步土城古镇,时空穿越的感觉特别强烈,土城古镇生活着多个民族,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一台融合多民族文化的传统歌舞节目,在夜色下穿越千年,成为你记忆中的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