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燃
雪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81
  • 关注人气:7,7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2018-09-05 08:57:24)
标签:

雪燃

旅游

文化

分类: 社会纪实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赶水镇小鱼沱处在山沟,洋渡河在山沟里蜿蜒洋渡河左边,是一条狭窄的小街破旧的瓦房和几幢灰蒙蒙的楼房,矗立狭窄的平地上。右边的渝黔老公路旁,摆着条锈迹斑斑经被遗弃多年的铁轨露天采矿设备和矿车车斗已经被锈蚀;一栋栋破旧的老厂房,错落无序地耸立在青山之中……

这里就是綦江铁矿,洋渡河将铁矿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河上的两座钢架桥,又将两岸连接成一个整体。时光已将这里的生产生活设施变的破旧不堪,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已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01抗战时期的铁矿

綦江境内的铁矿,主要分布在土台、麻柳滩大罗一带。《綦江县志》和《重钢志》中,对綦江铁矿的沿革有详细的记载:当地的铁矿资源以赤铁矿、菱铁矿和混合矿为主,从宋代起就一直有人开采1930年,东溪一家冶炼厂开办了谦虞铁矿公司,向国民政府承租开采炼铁……”

 1937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位于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工厂迁到了重庆,19383武汉钢铁厂也迁到重庆大渡口。钢铁厂生产需要大量铁矿石和煤炭作保障,綦江铁矿资源凸显出重要位置。

 

    19381月,国民政府在汉口成立了綦江铁矿筹备处,接收了民营企业虞公司,接管了土台、麻柳滩、白石潭、大罗坝和苏家井等5个矿区,并立即组织开采1938年到1939年,相继在土台开凿一号、二号、三号直井,兴建麻柳滩至赶水的轻便铁道,筹建赶水、羊蹄洞、盖石洞3个运输站。

 

1939年,綦江铁矿办事处迁到东溪。194010月,綦江铁矿正式成立。同时,从湖北大冶铁矿撤退出来的技术人,也陆续来到綦江铁矿参与生产

 

綦江铁矿成立后,加快了矿井建设力度,19406月,土台矿区三号直井建成,并建了井下绞车道,地面上建行政办公大楼、生产辅助车间、工人宿舍、食堂、商店等,綦江铁矿初具规模。

 

綦江铁矿生产的铁矿石,分三段运到重庆大渡口。从矿区到赶水,采用轻便铁道人力推车运送。从赶水到綦江县城,用船运送由于綦河三江至赶水段水急浪高险滩多,只能用小船运输,到三江后换装大船到綦江县城,再大渡口重庆钢铁厂。

 

    资料显示,193819459月,江铁矿共提供铁矿石19万吨,为地方炼铁工业和抗争胜利做出了贡献

 

02 三十年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綦江铁矿成为西南工业部101厂(重钢矿业有限公司)的下属矿山,是重钢集团的铁矿石供应基地。

 

1979年,綦江铁矿形成了以小鱼沱为中心,包括大罗、土台、平硐、麻柳滩、白石等5个矿区的大型铁矿开采企业整个矿区南北相距超过100里,那是名副其实的百里矿区。

 

30年,是綦的光辉岁月,铁矿石年产量从1950年的2万多吨提高到1978年的65万吨,职工也从建国初期的600多人,增加到1979年的5900多人。

 

介绍,1979年以前,綦5个矿区的职工,多则两三千人少则六、七百人,每个矿区都形成了场镇规模建有学校、工人俱乐部,设有邮局、银行、菜市场和工贸商店。

 

70年代初,綦江铁矿部从后山的土台搬小鱼沱后,土台镇人民政府也随之搬迁到小鱼沱。小鱼沱作为矿中心,这里的居民曾4000多人。小鱼沱也由此成了一个繁华的商贸集镇。那时候,铁矿生产蒸蒸日上,百里矿区繁荣景象,铁矿职工的幸福生活让人羡慕。

 

1979 年,因为綦江铁矿资源枯竭开采成本高铁矿石含二氧化硅高、品位低等原因,铁矿石被限量生产,年产量不超过5万吨。1989 7 月綦江铁矿正式闭坑封井,停止采矿生产。

 

03綦江首条企业铁路

 

随着铁矿石生产量的增长,人工运输铁矿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了。1939 年春,綦江铁矿修建了小渔沱至赶水的简易机车轨道运输专用线。轨道上行驶的是由10名工人推动的翻斗车,翻斗车将铁矿石运往赶水铁石垭水码头,再装船运往重庆。因为铁路轨道窄,被称为“小铁路”。

 

     1958 年,重庆钢铁公司按国家铁路标准,对原来的“小铁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并修建了一座赶水大桥,横跨洋渡河与川黔铁路接轨。铁路上奔跑的已是运输量大的蒸汽机火车。

    1965 年铁矿又将每米 38 公斤的钢轨,换为每米 43 公斤的钢轨,贯通了小渔沱至大渡口重钢公司的运输线。

 1973 年,客垫湾松藻矿务局专用线铁路大桥建成后,小鱼沱至赶水的铁路(简称:小赶铁路)改道直接连接川黔铁路的赶水车站。1982 年,小赶铁路延伸到了松藻矿务局的金鸡岩洗煤厂。

小赶铁路是綦江有史以来的首条企业铁路专用线,主要负责运送小渔沱的铁矿、双溪机械厂的物资和松藻煤矿,以及贵州的一些煤矿的煤炭运输,年运输量超过千万吨。

除了运输产品,小赶铁路还有专用的旅客车厢,起初是每天往返一趟,后来改为每天多趟,加大了客运量,方便了沿途群众的出行。直到1992年,小赶铁路的客运业才在日渐发达的运输业中终止。

 

04蒸汽机见证辉煌

    綦江铁矿办公楼大门前,展示着一台蒸汽机火车。这台蒸汽机火车见证了綦江铁矿辉煌发展的历史

这台上游型工矿小型蒸汽机车,于1972年由唐山机车生产, 1973 5开始,和其他两台蒸汽机火车一起,日夜不停地奔驰在綦江铁自备铁路专用线小赶线(小渔沱—赶水)上。2008 11 ,这3蒸汽机火车小赶线上奔驰36正式退休。

为纪念蒸汽机火车的历史贡献,2009 8 綦江铁矿在矿办公楼大门旁建起了蒸汽机火车展览台,并用大理石做成纪念碑,刻上了碑文“它见证了綦江铁矿在计划经济下的辉煌,在市场经济初期的困难与艰辛,见证了綦江铁矿扭亏到新世纪之初腾飞的历程……”

 

百里铁矿,南边的大罗矿区距小鱼沱铁矿总部有近30公里,为解决大罗矿区的运矿困难,1959 重庆设计院设计了一条小渔沱至大罗坝的小罗铁路专用线小罗铁路从小渔沱起,跨洋渡河,经黄沙坎、小寨坝至大罗矿区,全长20.92 公里。 1959 1 月开工,在 1962 年国民经济调整中下马。工程费用约 1360 万元,工程报废。

 

1966 年,又建成一条由小鱼沱至大罗坝的架空索道索道全长 14438 米,年运量为 30 万吨。1979 年綦江铁矿停产,索道停运。

如今,在小鱼沱至大罗坝的大山峡谷间,仍然能看见小罗铁路”和索道的遗迹,它们已成为不可移动的历史文物,向岁月讲述着那些曾经辉煌的故事。

 

图文|张学成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綦江铁矿,昔日的辉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