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杨怀
标签:
文化雪燃綦江历史 |
分类: 情感直击 |
杨怀从小就富有正义感和反抗精神,1922年5月,时值20岁的杨怀便结交了一批穷苦青年,打富济贫,深得村民拥护。后来,追随杨怀的人越来越多,队伍不断扩大形成势力,从最初的七八个人,发展到了一千多人。先后袭击兴隆(现万盛区关坝镇)团练局,贵州施丙清匪部,夺取贵州军阀周西城部枪支二百多条。1925年,杨怀接受改编,编入四川讨贼军熊克武部,先后任大队长、团长。
1938年春,杨怀率团随60师到达江苏省金鸡卡时,突遭日军大部队袭击,被迫退守金鸡岭高地。日军以四个师团的优势兵力,将金鸡岭团团围困,用大小钢炮向金鸡岭猛烈轰炸,又轮番组织进攻,妄图一举歼灭全师。在这关系到全师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杨怀坚决地向师部表示:“我杨怀人在阵地在,不守住金鸡岭,死不瞑目!”并动员全团官兵誓死保卫金鸡岭。
杨怀亲临战斗第一线指挥官兵沉着应战、奋勇反击。他亲自率领特务排,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在他的英勇气概激励下,全团官兵不怕牺牲、越战越勇,激战七天七夜,坚守阵地。在友军59师支援下,终于打退日军,取得反包围的胜利,部队转危为安。
1938年4月,杨怀所在60师开到戴埠休整待令。几日后,日军又攻到戴埠。戴埠地处平坝,地形开阔,易攻难守。日军以数倍兵力的优势发动猛攻,虽经全体官兵顽强抵抗,但终因众寡悬殊而致戴埠失守。
为夺回戴埠,牵制日军兵力。师长陈沛下令杨怀:“不惜一切牺牲,限期夺回戴埠!”杨怀受命后,立即召集各营、连长会议,决定夜间突袭。会上,有的营、连长表露出畏难情绪,不想冲锋。杨怀气得拍案而起,说:“如今国难当头,咱们是堂堂的中国军人,岂能有贪生怕死之理?今晚我杨怀带头打突击,你们跟我上,死也要把戴埠夺回来!”在他的带动下,大家表示愿意随杨团长打突击,就是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
杨怀牺牲后的第二天,日军找到杨怀遗体,认出这就是让他们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杨怀,又恨又气,就把杨怀的尸体放在一高坡上示众。359团官兵义愤填膺,纷纷请战,发誓要抢回团长遗体,为团长报仇。
六0师师长随即调三六0团以正面抗击日军为掩护,命三五九团官兵设法夺回杨怀遗体。当日上午,二连连长罗庆荣(綦江人)率全连百多名战士和特务排一起,冒着枪林弹雨,终于从日军阵地上抢回了杨怀的遗体。
三五九团官兵为杨怀将军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并将他的遗像烧制在一块
50厘米的白色瓷砖上,以志永存;杨怀将军牺牲所在地——祁门地区人民也举行了长时间的追悼活动。
为了表彰杨怀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第三战区组织全军追悼,追认杨怀为少将团长。
辛亥革命元老但懋辛欣然题词:“见危授命”。
川军著名抗日将领邓锡侯,国民党高级将领、前敌总指挥陈诚也为之题词哀悼。
杨怀将军的灵柩由第三战区武装保护送回綦江。
途经市、县都举行了隆重的接送仪式。綦江县城全城追悼三天。
1938年7月下旬,杨怀灵柩运回扶欢,安葬于石磴沟。
1986年3月,四川人民政府批准杨怀为革命烈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