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雪燃的长篇小说《版画情缘》

标签:
雪燃版画情缘綦江文化 |
分类: 张口就说 |
以为故事就这样讲下去了,没想到,突然冒出一个记者“雪燃”,以后就是他为读者讲述他的见闻,把读者引进了主人公的心路,引进了綦江文化的“展厅”,将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
按惯例小说一般是不换人称的,因为弄不好就会指代不明,影响作品的表达。然而雪燃却大胆进行了尝试,且非常成功。人称转换得非常自然,前后衔接可谓天衣无缝。
首先他在“雪燃”出场时,先做了一些铺垫:綦麟和秦思月想办网站写文章介绍宣传綦江的版画,到书店去买书,发现綦江有个著名作家雪燃,在石角镇采访版画家的现场,他们与雪燃不期而遇成为了好朋友;接着雪燃自我简介:“我是綦江日报的记者,之前当过美术老师,因为喜欢美术,所以对农民版画情有独钟,虽然没有动手创作过半张版画,但我关注农民版画……”;然后介绍前面故事的由来:“我感觉他们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对他们做了长达三个小时的采访,前面的故事就是我在之前的三个小时的采访内容”。过渡自然而不留痕迹。后面的故事里,雪燃就成了线索人物,由他的讲述推动情节发展,亲切可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可读性,与读者情感沟通更加畅通。
文学作品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会赢得读者。雪燃的这一招无疑是一大创新,为读者带来了新鲜感,可谓匠心独运也!也由此可见雪燃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作家。
小说的构思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版画情缘》的构思巧妙,其最突出之点在于虚实的结合。大家都知道,小说就是编故事,人物和情节可以虚构,此法亦为小说家们普遍运用。《版画情缘》真实里渗进了许多虚构的成分,然读来却没有虚幻之感,可见作者对此技巧运用得十分娴熟老道。
读过《版画情缘》又熟悉綦江的朋友就可以发现,小说中的地名都是真实的,记者雪燃、版画家孟传平、李方德也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还有小说里涉及到的一些新闻消息和一些故事也是真实的。然而作者并没有把它写成纪实文学,而是在一些真实的人和事上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其精华,再进行艺术加工,虚实融合,塑造出一群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巧妙之一。
这是一部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涉及的人和事纷繁复杂,然而作者却将其安排得井井有条,关键在于有明暗两条线索贯穿始终。本小说的明线是四对有情人的情感纠葛,既是小说的叙事线索又是情感线索;另一条暗线就是版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它在故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说写了四对、两代有情人的爱情故事,写他们对版画艺术的追求,即老一代农民版画家綦国新和桂玉华、李其树和马相容;80后新一代版画作者綦麟和秦思月、孟勇和马紫涵。他们的爱从版画而起,他们的情因版画而生,故版画成了亲情、友情、爱情的媒介,成了他们的“情缘”,故事围绕“情缘”展开,情节根据“情缘”推进,有条不紊。其巧妙之二。
小说在构思时不能不考虑表现手法。本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所有手法基本上都用上了,但作者对不同的人物各有侧重。对老一代版画家的爱情故事,侧重于插叙、回顾,多了几分沧桑。对他们的用笔上,多表现他们对版画的一往情深,对版画艺术发展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多了一些版画艺术传承的期盼;而对年轻人的情感故事,作者多用直接表述,多一些细节和语言的描写,多一些情景描绘,也多了一些浪漫和温馨,侧重展现了年轻一代版画作者曲折的成长历程。他们的故事是相对独立的,但作者用“版画”将其自然融合在了一起,捏拿很有分寸。其巧妙之三。
总之,这部小说的构思颇具匠心,表现出作家独到的思维方式和卓然的文学才智。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要具备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有时代气息,要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否则不管多华丽的辞藻也是苍白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版画情缘》充满时代气息,满载地方传统文化,内涵极深厚。
这部小说地域特征突出,读后却感到眼界甚是开阔,以綦江农民版画为代表的本土文化,随小说文字跨越了狭小的地界,冲出国门飞向了世界。
小说“用真实的綦江农民版画发展历史为背景,以綦江农民版画作者为原型,在讲述綦江农民版画家奋斗的同时,展示綦江农民版画的发展史。”作者紧紧抓住版画发展史,把与之有关的人、事、物尽情发挥,在飞扬的文字中,我们读到的不仅仅的版画艺术……
在版画艺术发展进程中,我们看到了新旧观念的交锋,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冲突和融合过程:老一代艺术家的敬业执着却不能使版画有好的发展前景,以綦国新为代表的老一辈版画家担心创新会丢掉传统的工艺技术,会失去綦江版画的本土特色,他们经历了失败的痛苦后,焕发了艺术青春,他说:“创新,从生活中来,高于生活啊,我綦国新要改头换面,永保艺术青春”;以綦麟、秦思月为代表的新一代版画作者,他们虚心接受綦江版画传统技法,又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创造出有强烈时代感的作品,并用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让父辈们接受他们的新观念。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终于迎来了綦江版画的春天。
作者始终把人物性格、文化的发展放到矛盾冲突中来展现。
在版画艺术发展进程中,最为感人的是两代人为版画艺术而产生的爱情故事。綦国新年轻时因办版画班,结识了美丽聪明的苗家女桂玉华,版画为他们播下了爱情的种子,他们真挚的爱,对版画艺术的痴情,终于冲破了苗汉不通婚的戒律结为亲眷;李其树爱上咂酒世家之女马相容,两人共同做版画《咂酒歌》,后因一场变故两人分别,马相容带走了《咂酒歌》,李其树思念心爱的人作版画《山姑》挂在墙上,他们苦苦等待了28年,因版画而相聚,终成亲眷。整整28年啊,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幸福是在彼此的思念和等待中度过的。读得我泪涌不止。
上海美院毕业女生秦思月爱上綦江版画,由此爱上綦江版画家之后——綦江小伙綦麟,不顾父母反对,抛弃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出国深造的机会,毅然踏上綦江这块并不丰裕的土地,她对妈妈说:“到綦江来,我的目的是为了綦江农民版画,其次才是爱情,我自己都说不清楚是因为版画而喜欢綦麟,还是因为爱情而喜欢綦麟,……总之我到綦江了,……綦江农民版画艺术确实值得我研究学习”,这个执拗的上海美女,最终说服了父母跟心爱的人一起踏进了爱的殿堂,一起走进了艺术的广阔天地。孟勇,这个农民版画家的后代,放弃了所学的专业,回老家綦江搞版画创作,他与前来实习的贵州美院实习生布依族姑娘马紫涵志同道合走到一起。
两代人的版画情缘感天动地!他们的故事更有文化的厚重感!
版画艺术发展的进程中,我还欣赏到版画艺术的绝妙精彩,知道了它的起源与苗家蜡染艺术的关联,了解了蜡染艺术的特点和派系。还知道了版画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方法。
然而作者的笔不只停留于情感的描写,版画艺术的介绍,而是通过版画把读者引进綦江古老深沉的文化天地。通过版画选择题材的描写,展示綦江地区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地域文化:
綦江中峰镇的咂酒技艺、咂酒歌舞、男根图腾;东溪古镇农民版画的发展的盛事、旅游景点的特色;古剑山的神话传说;苗家风情的婚礼;永新镇清溪河沿岸的男根石刻、汉墓、汉代岩画、汉墓里的壁画……还有那醉人的咂酒、香脆的东溪盐花生、白嫩的河水豆花、让人馋涎欲滴的綦江白渡鱼……汇成一席风味别致的文化大餐。读后真产生一种“綦江非去不可”的冲动。
还有那群老少、汉苗组合的画友、文友,他们在致力于綦江版画艺术传承发展的事业中,心相连手牵手、共患难同欢乐,那份友情浓得似版画的丹青、纯得像綦江河的透彻,甘醇如咂酒般醉人,让人羡慕不已。此乃版画情缘又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种在丰腴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的友情,是最美的人性文化。
不难看出,本作品不是简单地叙述故事,不是简单地记载一种艺术的发展史,而是将綦江有特色的民间艺术、饮食文化、风土民俗、人文景观与现代文明融合在一起,以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为载体,将其生动形象地展现,这些文化又使爱情故事脱俗而高雅。《版画情缘》就因这些文化而厚重,相信这部作品因厚重的文化而具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