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綦江:劲歌热舞过大年 广场演出很精彩(组图)

标签:
转载 |
分类: 文化现场 |
01、现场:劲歌热舞精彩纷呈
2月10日是新年的第一天,这天的天空睛朗,阳光明媚,傍晚天边的晚霞都还没有消失,看节目的观众就早早地来到了体育场,因为是露天文艺演出,没有坐椅板凳,观众便自带凳子。
坐在前排的李先林告诉记者,他老婆中午就把凳子搬来占位置了,他一家4口人,天没有黑就到了演出现场。“很是期待,我在网上看了他们排练的图片和节目单,《古剑山印象》通过全新打造今晚也要与观众见面,我想看看綦江本地的原创歌曲。”李先林的儿子李藏在成都工作,一直想现场观看网上评价很高的《古剑山印象》,他还准备了录像机,要把这个节目录下来。
在李先林和观众的期待中,晚会在民族舞《盛世欢歌》中拉开序幕,欢快的旋律,时尚的舞蹈,催人奋进的节奏,调动起了观众的热情,站在后面的观众还跟着节拍手舞足蹈。歌舞秀《要抱抱》、《江山无限》、萨克斯独奏、巴西热舞等劲歌热舞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在欢快的气氛中,歌舞秀《古剑山印象》“横空出世”,主持人报完节目,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极富巴渝戏剧风格的旋律中,如梦如幻的舞台上,“飘”来一群“仙女”,“仙女”舞动红绸、扇动洁白的翅膀,飘飘欲飞,美仑美焕。几个武僧在仙境中练功习武,方丈大和尚手持禅杖从舞台上走过,远处禅钟悠扬,深山藏古刹……在这样的仙境禅意中,身着时尚的男歌手深情的演唱,把观众带到了古剑山,观众们跟着歌声畅游了古剑山。节目演完了,观众们还久久沉浸在音乐中。
初一、初二的两场晚会,都以劲歌热舞为主,中间穿插了民族舞、戏曲联唱,小品等节目,专业演员的演出、专业的音响舞美灯光,用不同的形式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口味。
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第一场演出有近3000人观看,第二天晚上虽说天气骤变,气温下降,傍晚时又下起了细雨,但第二天的观众却增加到了4000多人。人们打着雨伞,冒着小雨观看,演出单位綦江区地方文化促进中心事先准备的1000多件一次性雨衣,及时发到了老幼观众手里。观众热情空前高涨。
专程从沱湾社区赶过来看演出的邹华告诉记者,他是当天中午听别人说体育场有演出的,于是专门和朋友一起来看,“节目很精彩,完全可以和重庆的专业歌舞团比美了,綦江需要有这样的演出团队。”邹华感叹道,这样高水平的演出竟然还是免费观看,天这么冷,演员们很辛苦。
家住在陵园路的郭大妈两场节目都是观众,她最大的收获是,“这个演出比看电视上的精彩,因为这个演出是綦江人自已演的,又在现场观看,演出员们上台下台都看得一清二楚,特别是要开始演出时,郭大妈还悄悄去了舞台后面,看见演员们在后台化妆,换衣服,“大冬天的换衣服肯定冷,我都担心他们要遭感冒。”
刘川是中铁公司的职工,“这次春节回家探亲的收获特别大,拍了几百张照片。”刘川是摄影好爱者,从晚会一开演,他的快门就没有停过。刘川说:“我拍的最多是《古剑山印象》这个歌舞,很新颖的,把古剑山的人文地理表现的很完美。”
担任这两场广场文艺演出活动的是綦江区地方文化促进中心,据该中心主任黎斗介绍,为了演好这两场文艺晚会,他们从去年12月初就开始策划准备,“因为这两场晚会的特点是广场,我们首先就要考虑广场文艺晚会观众的互动性,而且节目一定要好看,一要激发观众的热情。”
黎斗说,参加这两场演出的演员主要是地方文化促进中心的“綦彩女子组合”和“綦彩女子舞团”。他们排练节目非常辛苦,为了出新意出特色,中心还专门请了重庆的舞蹈专家来指导。记者在这之前也曾经二探他们的排练厅,黎斗对演出质量要求高,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要反复练。“细节决定成败,节目演出也一样,舞蹈就是肢体语言艺术,没有肢体就没有舞蹈。”
他们在《古剑山印象》上下足了功夫,有过很多构想,但整体排出来又总觉得不满意,于是,又推翻了重新来,又在古剑山现场、古剑山图片、传说中去找突破。“观众现在看到的这个歌舞,已经是我们的第7次构思了,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我们心里很欣慰。”黎斗停了停又补充说:“其实我个人认为还没有到位,我总感到还少了点什么,还不是我理想中的效果。接下来,我还会和我的团队对这个节目进行改进,力争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古剑山是佛文化,我想也许目前差的就是佛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