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燃
雪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309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言子,火爆ing

(2013-01-31 20:31:10)
标签:

雪燃

重庆

俚语

重庆言子

文化

分类: 社会纪实

     生活是话语的出处,辞典是话语的归纳。重庆人的语言天赋极高,同音词常常会被调侃成“言子”。

驻足街头五分钟,就会听到各种“言子”在城市上空飘。不藏着,不掖着,这座城市是怎样的性格,就用语言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重庆是个喧哗聒噪的大集会,因为人口众多,大街小巷处处充塞着车声人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集散地的码头,包揽着忙碌操劳和聚散无常的信息,而善于聚众和释放情绪是码头的性格。于是,城墙码头就培育出重庆人耿直和火热的城市性格,巧舌如簧间迸发出铿锵有力的爆破感。

     重庆话很奇怪,一句话单独切分成每一个字,都能听明白,组成在一起就会让外地人不知所云。西南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授王进军,他给出的答案是:“重庆话听不懂是因为语速频率快得惊人”。他仔细比较过重庆话与普通话的频率,“按照正常语速,普通话一分钟说45-55个字,但重庆话可以达到一分钟说60-65个字”,也就是说,重庆人说话,几乎是一秒钟说一个字节。

    听不懂也就罢了,但是,许多外地人更是听不惯重庆话,觉得重庆人一开口,就火气十足,咄咄逼人,“就像在吵架”一位北京人在旅游重庆之后在自己的博客里如实写下感受。


     重庆人的火爆脾气在全国人所皆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和说话密不可分。“重庆人的性格正直、直爽、热情,向来爱憎分明,说话直截了当。重庆人因为天生嗓门大,声音高亢嘹亮,所以音量极高,往往让许多不知情的人误以为是在争执。”当然重庆方言作为中国西南方言的主要代表,相对于其他方言而言更接近于普通话,声调高低略有差别。事实上,重庆方言大部分的声母、韵母和音节组合与普通话相一致,仅存在些许差异,如“声母+/uo/”变音为“声母+/ue/”或“声母+/o/”。然而,从普通话被确立为我国的官方语言且在全国推广普及之日起,重庆方言日渐受到普通话的同化,最好的证据之一就是重庆的年轻一代常常用普通话的发音加上重庆方言的声调说话,可以说重庆方言在音节发音方面与普通话日渐趋同,如今保留的就是重庆本地的声调模式。”

     事实上,真正了解重庆话之后,会发现这种语言独特的魅力,最突出的就是重庆言子。互联网上一直疯传着这样的诙谐段子:“在重庆,有种饮食叫稍午,有种掩饰叫不存在,有种失望叫哦货,有种失败叫洗碗,有种厉害叫猫杀,有种追求叫绕,有种批评叫洗刷,有种佩服叫幺不倒台,有种支援叫扎起,有种舒服叫巴适,有种瘦子叫豁飘,有种帅叫灯毒……”

    重庆著名DJ向奎,出师于巴渝评书泰斗程梓贤,做了数十载的说书人,对重庆语言的研究颇有心得。按照《现代汉语》的划分,重庆话属北方语系的范畴,根据他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重庆人的发音有一特定的习惯。


    “重庆言子真的可以称得上重庆独特元素之一,因为很多言子的词性带着一种极致的张力。比如我们常说‘好吃惨了’,‘惨了’原本是带有悲情色彩的词,但是到了重庆人的口中,却是极好的一种评价,让表达也更形象更鲜活了。”向奎在自己的节目中一直用最地道的重庆话主持,他会时不时将一些重庆言子加入到节目中去,他觉得这样更能展现出一座城市的性格色彩。

 重庆言子,火爆ing

重庆言子,火爆ing

重庆言子,火爆ing

==重庆言子实录==

雄起:重庆崽儿在大田湾看球,不喊加油喊“雄起”,这是重庆人投射在足球上的性格符号,甚至已成为量身定做的城市口号,只有一口铿锵清脆的重庆话,才能喊出“雄起”的特质。

鬼冒火:冒火在重庆方言中很形象地被解释为生气,重庆言子中加了一个“鬼”字,有加重语气的作用,表示非常非常地冒火。“出门踩到狗屎,让人鬼冒火。”

乱劈柴:这个词的发明权归酒客,饮酒划拳之时必喊的酒令。在重庆的酒文化中占有首要位置。

一火色:“火色”真意在于形容速度之快。大家都觉得困难的事情到他手里,一火色就解决了。表示出快得令人惊奇的速度。

拉爆:拉爆一词涉及人际关系,特别是指婚姻破裂。婚姻破裂,北方人说“吹灯”、“泡汤”,比较文雅,可是不太准确,还是重庆言子“拉爆”既准确又鲜明生动,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街边的爆米花,轮胎爆炸……拉爆还指一件事情没谈成功。谈崩了,搞砸了。

搁平:搁平就是放平的意思,引申为把各种微妙的关系搁得平平顺顺。善于搁平的高手,即是善于打通关节化解矛盾的高手。世上无难事,样样搁得平。搁平是生存的手段,是处事的艺术,是人际关系的精髓。

砍脑壳:砍脑壳是幽默的重庆人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用“反语”来表达对至亲至爱人的称呼。比如“砍脑壳的”、“挨刀的”、“打短命的”。这有点像唱词里的“我的小冤家”,其实指的不是仇人而是最亲爱的人。

洗白:表示没了,不仅指钱花光,也指事情落空,人去世了。这个词在年轻人当中很流行。如遭遇车匪路霸,钞票被洗白。

杀馆子:重庆人说“杀馆子”,听上去好像是提着大刀要去跟人打架似的,其实所谓“杀馆子”就是到餐馆吃饭的意思。重庆人请人“杀馆子”,一般不是指吃二两小面米线,“杀馆子”那个架式,那个阵仗,就是让朋友们吃得舒舒服服才行。

毛焦火辣:形容一个人心情极度烦躁,心里犹如有一团火被烧焦了,又泼了一盆辣椒水在上面的那种感觉;用于心情狂躁到了极点。如今天天气真热,打牌又输了钱,心头硬是毛焦火辣的,不爽得很。

马干吃尽:马干吃尽是形容某人十分霸道,不仅“马倒吃”,而且还要吃干吃尽,可见是不留一点余地地霸道。

刮毒:表示一个人做事毒辣,狠心,不留余地。一般我们评论某个人做事太绝,太毒辣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方言。

杀血:杀血的意思是太吓人,太吃惊。在不同的场合还有另外的意思,例如太雷人了,这是贬义的意思。或者就是说很另类怪异的样子,比如说穿着,就和“黑日白”的意思差不多。

霸道:形容特别好,相当于普通话的“厉害”。据说,这是重庆人吃辣椒辣出来的一句俚语。重庆崽儿干燥、烈性,“霸道”二字不离口。

(以上言子实录部分摘自《重庆言子》一书)

(本篇部分资料来源《最重庆》杂志)
本文来源;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