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和我们面对面坐着,中间隔着一张课桌。
没等记者发问,他就说开了:“其实,以前我是不太相信网上这些事情的,最初在网易上开这个博客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没想到的是,网友们很支持我,网上也有真情在。”
王春已有10年的教学经历,10年来他一直都在做班主任工作,在10年的教学工作中,王春越来越感觉到自已的努力有些力不从心,自已苦口婆心教导的学生频频出事:沉迷于游戏,学习纪律松懈,顶撞师长,没有集体荣誉感,王春为此十分苦恼,是自已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还是……王春苦苦思索着,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来不断更新自已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但这一切的努力都收获甚微,后来,通过对班里学生家庭情况的摸底调查,王春惊奇地发现,班里64名学生,竟有44名学生的父母双双在外打工,这些“留守孩子”大都跟着婆婆爷爷,外公外婆一起一生活,有的甚至还是被寄托在亲戚家。这些留守学生中,有10多名还在校外租房子住。因为没有父母的管教,这些学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生活习惯,感情和生活都得不到关爱。了解这情况后,王春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在思索如何管教这群留守孩子。
为了给学生减负,学校每天下午4点多钟就放学了,没有父母在身边,没有人监管,这些学生就处于游离状态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抵挡不住网吧和游戏厅的诱惑,沉迷于网吧和游戏。去年10月,他班上的3名留守学生竟伙同初三的2名学生,跑到邻近的江津蔡家镇偷鸭子,最后被派出所通知领人。有两位在校外租房住的学生,租房就在网吧楼上,放学后就一头扎进网吧,玩累了才上楼睡觉。学习上完全跟不上,组织纪律自由散漫。“照这样下去,这些学生就被毁了啊”王春说。
王春在博客上写下一篇《关注留守子女的教育》的短文:
我不知怎样形容此时的心情,是喜?是忧?还是喜忧参半?
还记得"错爱"这个故事吗?那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起源于我班的几个留守学生流浪社会不到学校上课,与家长联系而家长却以事多不能抽身而对子女缺乏管理。遂感留守子女的教育成为未成年人教育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有感而发,即成“错爱”一文。
似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今天这事竟然发生了,就在今天!确确实实发生了,不是虚构!流浪社会的几个学生被派出所抓了,源于偷盗。为此我忙了一天,从早上睁开眼到现在坐在电脑前。
是喜?学生找到了;是忧?学生后继教育;还是喜和忧都有?我不知道,至少这时是不知道,心情很乱!
关注留守子女的教育!!!
网友们对王春的这篇短文展开了讨论,关注留守学生,关注山区的孩子的呼声震撼着王春的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