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宠物阵营鸟类雀科朱顶雀红交嘴雀金丝雀金翅雀黄雀燕雀黑头蜡嘴雀 |
传统上,家庭笼养的雀科鸟多数来自野外,随着繁育技术的成熟,人工繁育的雀科笼养鸟有望取代野外野生鸟类进入家庭,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雀科鸟从外形看较似麻雀,多数善于鸣叫。雀科的鸟多以植物的果实、种子为食,繁殖时期多以昆虫哺育雏鸟,它们常在树上或地面上筑巢。
燕雀:一般体长在十六厘米左右,雄鸟头及颈背黑色,背黑色,腹部发白,两翼及叉形的尾黑色,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点斑。叫声悦耳,分布于落叶混交林及林地、针叶林。喜跳跃,成对或小群活动,常于地面或树上取食。
燕雀:一般体长在十六厘米左右,雄鸟头及颈背黑色,背黑色,腹部发白,两翼及叉形的尾黑色,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点斑。叫声悦耳,分布于落叶混交林及林地、针叶林。喜跳跃,成对或小群活动,常于地面或树上取食。

黄雀:这是一种在我国笼养历史悠久的鸟类,如今仍有不少的饲养量。黄雀体长一般约为十二厘米,身体大部分呈绿黄色,具黑色羽干纹,翅部有黄色花斑。雄鸟头顶大部分黑色,颏部及喉中央有黑色。雄鸟身体的黄绿色较浓,羽干纹少,头顶或颏部有黑斑。黄雀多出现在山区、平原等广阔地带,常结群活动、觅食。主食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及嫩芽,也吃一些杂草种子及少量昆虫。黄雀经训练可学会喜鹊,油葫芦的叫声。并能训练其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艺,比如叼取物品等。

金翅雀:在我国北方等地常见,其与麻雀在体形及色彩上十分相似,雄鸟羽毛艳丽,背部褐色,腰金黄色,尾羽黑色,翅膀黑色并点缀金黄色斑,腹部灰黄色。雌鸟的黄色部分较雄鸟淡一些。金翅雀的食物主要是树木和杂草的种子,也可食昆虫。喜结群飞行,在飞行时常发出“呤呤”的悦耳鸣叫。

金丝雀:这是一种人工饲养最为成功的一种雀科鸟,又名芙蓉鸟、白玉等。一般体长为十二多厘米,体色有黄、白、桔色、古铜等多种,其中以白羽红眼者最名贵。食物有小米、谷子、黄豆面、玉米面以及菜叶等。因较易人工繁殖,民间饲养数量较多,也较普及,观羽听鸣均佳。

北朱雀:体形中等大小,尾长,雄鸟的头部背部等色彩为红色,头顶色浅。雌鸟色较暗。分布于西伯利亚,中国北方、及朝鲜等地。常栖息于低海拔山区的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丘陵地带的杂木林和平原的榆、柳林中。多以家族群迁徙,不甚畏人,鸣声洪亮婉转。取食杂草种子、浆果和树叶。

黑头蜡嘴雀:我国北方等地可见分布,体长约为二十厘米,体形较大。除头部黑色外,其他体色为灰褐色,其嘴蜡黄色粗圆锥状,翅黑色有白斑,雌雄鸟无明显区别。常结集成群活动,飞行迅速,鸣叫似哨音,在繁殖期的叫声更为优美。主食坚果、种子和植物的嫩芽,也食少量昆虫。本种鸟较为聪明,常将其训练为玩赏鸟,其可掌握一些技艺,比如叼取物品等。非常招人喜爱。

黄胸鹀:也称黄麻雀、禾花雀等,繁殖于内蒙古,东北及河北北部,在海南岛、台湾等地越冬。体长约为十五厘米。雄鸟头顶、背为栗色,两翅各有一白斑,腹部黄色,胸前有栗色带状花纹,雌鸟头和背暗褐色有暗纹,腹部淡黄色。常居于草原地带,主食植物种子和昆虫。
前一篇:家庭笼养鸟类图鉴~鹦鹉类
后一篇:家庭笼养鸟类图鉴~鹟科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