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坟头九两土,子孙辈辈富”,九两土指的是啥?
(2023-03-28 10:13: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小知识 |
“坟头九两土,子孙辈辈富”是什么意思?九两土指的又是啥呢?
在远古时期,丧葬极为简单,人死之后只有墓而没有坟。《礼记》当中就曾经记载:“古者墓而不坟”,说的就是墓的旁边只会立石头或者是木杆作为标志。不过因为这样会导致时间久了之后,后人找不到墓。
所以人们在埋葬的地方会堆上一个土堆,同时立碑来记载逝者生前的信息。如“故”就表示死亡,“考”表示男性,“妣”表示女性,“显”则表示逝者生前地位高,德高望重等等。
古代的丧葬文化其实是表现了古人对于孝道思想的尊崇,所以对墓地的选址和装饰都非常有讲究,特别是一些皇室和贵族借用自己的财富,在生前就已经建好了豪华墓地,普通人虽然没有能力创建富贵的阴宅,但是对于简单的环境和土壤也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的。
古人就觉得在土壤不潮不干的情况下,取一寸见方的土称重如果是在九两以上,那么它就是好土,就表示这个地方是极地。反之,如果土的重量还不到四两,那么就不适合用来做墓地。因此也就有了九两土的说法。
古人还认为只有九两土的质量是最好的,用它安葬祖先,才能够保证家族的风水,才能够得到祖先的庇佑,保佑家族的后人也都能够顺利的发展,也就有了“坟头九两土,子孙辈辈富”这样的一句俗语。
但其实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子孙到底能不能够富裕,也是完全看个人的发展,和祖先的坟墓也没有关系。在古代的封建体制之下,劳动人民地位极低,所以他们只能够寄希望于风水能量,寄希望于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