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见两头牛打架,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随即写出妙作
(2023-01-26 09:33:23)
标签:
杂谈情感文化 |
分类: 杂谈一二 |
曹植即兴赋诗
曹丕与曹植争位获胜,他自然对曹植没什么好印象,最讨厌别人说曹植有才华了。在《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一事,曹丕即位之后,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嫉妒,于是就把曹植给抓了起来,想要曹植死在自己的“才华”之上,于是,曹丕想出一招毒计,让曹植七步成诗,如果不成就杀了他,这样既可以除掉心腹大患,又能证明曹植徒有虚名。没想到的是,曹植在七步内顺利成诗,而且内涵极深。这首诗正是被世人所熟知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情节写的太好了,后来被《三国演义》引用,彻底将此诗发扬光大了。
不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这首著名的《七步诗》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没有记载和收录,而且《世说新语》的可信度也并不高,鲁迅认为它就是一部小说而已。由此可见,曹丕逼迫曹植做《七步诗》一事很可能是假的,但是曹丕逼迫曹植的记载却不是孤例。
在《太平广记》中,也记载了一次曹丕难为曹植的事件。一次,魏文帝曹丕与陈思王曹植一起出游,曹丕看到了路边有两头牛在墙间打架,其中一头牛逐渐体力不支,被另一头牛斗败,掉入了井中死了。曹丕看到此景,计上心头,命令曹植对两牛打架这件事儿作诗一首,但是有要求,需要在马行走百步之内,还不可以提到“牛”,不许说“井”,不许说“斗”,还不能说“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曹丕就是在难为曹植,如果不能按照上面的要求作出诗来,就要处以斩刑。
曹植面对曹丕的无理要求,没有说什么,毕竟他的才华货真价实,这样的要求对他来说没什么,就直接开始作诗了。“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曹植作诗完毕,轻松化解了这次危机。此时马还未行百步,曹植也觉得不尽兴,于是,利用剩余的步数继续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这一次的计策,没能将曹植治罪,反而让曹植多了一首流传千年的诗,虽然曹植的治国能力不如曹丕,但是曹植的才华确实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