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金枝》背后的故事

(2011-06-17 09:49:07)
标签:

郭子仪

吐蕃

代宗

升平公主

《打金枝》

休闲

    传统戏曲《打金枝》的剧情并不复杂:大唐中期,在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挽救大唐江山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汾阳王郭子仪过70大寿,唐皇和文武百官纷纷送去贺礼或到府拜寿,幼子郭暧之妻升平公主自恃金枝玉叶,不肯拜寿,年轻气盛的郭暧一怒之下打了公主,且冲口而出你父皇的江山是我老爸打下的,我老爸不稀罕坐那皇位罢了。公主进宫向唐皇和母后哭诉,唐皇反责备公主不该无礼,对驸马气头上的大逆不道言辞亦不追究。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非但不治郭暧的罪,还将郭暧官职连升三级,并劝老亲家不要太在意这件事,有道是“不痴不聋,不作阿翁”嘛。在唐皇的温言劝解下,小夫妻也重归于好。一场掺杂着敏感政治问题的家庭纠纷,凭着唐皇的大度和睿智,不仅化解了小夫妻矛盾,而且安抚了汾阳王郭子仪,使其为唐王朝继续效忠出力。

  据《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四》载:郭暧尝与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车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慰谕令归。子仪闻之,囚暧,入待罪。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子仪归,杖暧数十。(郭暧曾与升平公主发生争吵,郭暧说:“你倚仗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只是不愿做皇帝罢了!”公主含怒进宫,向父皇代宗告状。代宗说:“郭子仪如要当皇帝,天下岂是我家所有。”劝慰公主,令其回家。郭子仪闻知此事立即绑缚郭暖向代宗请罪。代宗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女闺房之言,何必当真。”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暖杖打数十。)

  显然,后人正是根据这段记载编写了《打金枝》这部戏。不过历史上的唐代宗李豫,即戏里的唐皇,在处理这件事上虽称得上大度和睿智,但出于维护皇权的本能,对郭子仪等中兴功臣,事实上亦充满戒心和猜忌。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唐肃宗病危,皇后张良娣阴谋废掉皇太子李豫,立越王李系为皇太子。宦官李辅国、程元振获悉此事后,遂发动宫廷政变,囚禁了张皇后、李系等,拥立李豫登上帝位。唐肃宗在这一事变中惊吓而死。代宗即位后不久,便听信宦官程元振谗言,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应该说,代宗对同患过难的郭子仪是了解的(安史之乱后,时为广平王的他任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统一指挥全国军事行动),他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怕郭子仪功高难制罢了。代宗对功臣的无端猜忌,加上程元振等宦官把持朝政,擅权横行,引起其他功臣和将帅的不满和忧虑,并造成严重后果。翌年(公元763年)吐蕃20余万人从大震关(甘肃陇西县)侵入关中,并迅速占据奉天(乾县)、武功等地,京城受到直接威胁,代宗慌忙下诏征调援兵,包括名将李光弼在内的各地将帅,竟无一人奉诏救援。代宗只好仓皇离开长安,逃奔陕州。危急之中,代宗这才重新启用郭子仪,任命他为关中副元帅,速来救驾。此时赋闲在家的郭子仪,为避免皇帝猜忌,连手下亲兵也早已遣散,接到任命诏书,郭子仪毫不迟疑,临时招募20骑,火速赶赴前线来到咸阳。此时,吐蕃军已过渭水占据长安城,大肆抢掠皇宫和民间财物。郭子仪兵少将寡,乃以奇兵疑阵惊退吐蕃军,收复了长安城,代宗才得以回京。事后,代宗迫于朝野舆论压力,不得已下罪己诏作了自我批评,并免去宦官程元振的官爵,却又重用宦官鱼朝恩、奸相元载等。

  当时,唐王朝的天下并不太平,一方面地方割据势力拥兵自重,中央政令难以畅通;一方面吐蕃、回纥等外族不时侵扰中原,对唐王朝构成严重威胁。在这种局面下,代宗在其执政的18年间,对他也不得不承认的“真社稷之臣也”郭子仪等忠良将帅却始终心存猜忌,而先后宠用程元振、鱼朝恩、元载等宦官和奸相,为了分散和牵制郭子仪等功臣的权力,又重用仆固怀恩之类甘愿投靠宦官的政治野心家(怀恩后来勾引回纥、吐蕃等发兵攻入关中,被郭子仪率兵逼退,怀恩亦病死于军中),如此昏悖,大唐江山又怎能不陷入兵连祸结内忧外患的混乱局面?!

  顺便说说郭暧和升平公主。史载郭暧是郭子仪第六子,升平公主则是代宗第四个女儿。两人年龄相仿,十几岁便成亲。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升平公主曾为家里的事找过代宗。当时,长安城外有条白渠水,因其支流上建满权势人家的水磨,影响到农田的浇灌用水,代宗于是下诏拆除渠上的水磨,这其中也包括升平公主和郭子仪的四座水磨。公主便进宫找代宗,请求留下这四座水磨,遭到代宗的拒绝,反而要求公主和郭家体谅他为苍生的一片苦心,“为众率先”,拆掉水磨。史载“公主即日命毁”,其他权势之家见状,也纷纷拆毁各自水磨80余所(见《旧唐书》)。从这件事来看,升平公主还是颇识大体且行事果断之人。公元779年唐代宗死后,其子李适即位(唐德宗)。期间,升平公主不知何事得罪了这位皇帝哥哥,与驸马郭暧一起被幽禁宫中,闭门思过。朱泚之乱时,待幽禁深宫的夫妇俩获悉京城发生兵变叛乱的消息,德宗已逃离长安城,出走奉天县(今乾县)。郭暧以居父丧有病为由,拒绝了朱泚伪朝的官职,和升平公主等冒险逃出京城,来到德宗身边,表示了对德宗的忠诚,才得到德宗谅解,郭暧得以官复原职,夫妇俩度过此劫。后来,德宗皇孙广陵郡王李纯纳郭暧的女儿为妃,德宗、顺宗相继死后,李纯即位(唐宪宗),郭女亦登上皇后宝座。宪宗死后,郭皇后之子李恒即位(唐穆宗),穆宗遂尊郭妃为皇太后。其时,郭暧已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去世。升平公主也在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亡故。夫妇俩虽未亲眼看到自己女儿贵为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五朝皇太后,而能在充满变数祸福难测的皇宫中得以善终,也当笑谓九泉了。

  公元779年,53岁的唐代宗,在位18年后去世。葬于元陵。代宗的元陵,在富平县西北15公里檀山。有次笔者经过这里,除了路边一通刻有唐代宗元陵的石碑,唯见山岚袅袅中一脉峦峰迤逦而去,哪里还有《富平县志》记载的当年元陵“陵园封内四十里,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门”及大量精美石刻的影子呢?也是,时空已跨过千年之久,枉自多情的我,欲寻当年帝陵的辉煌胜景,难免感到失望和惆怅了。

作者:柯喜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话少,很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