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2010年广电有线网络日子不好过

(2010-01-12 09:23:56)
标签:

iptv

灯少

流媒体网

stb

广电总局

互动电视

互联网电视

中国电信

it

分类: IPTV产业分析

1、收视费资费难调,成本包袱越来越大
    原本广电有线运营商还指望靠数字电视整转,提高收视费来增加其收入,为其上市融资增加些卖点,但2009年,广电总局和发改委一纸通告,明确基本收视维护费实行政府定价,听证决定,迎头给有线运营商浇了盆冷水,导致各地的数字电视都很难提价,如上海好不容易听证通过了,却因为世博的原因而延后到2011年1月才能实施。使得各地因数字整转的成本债还将继续背负。至于增值业务和付费节目收入,似乎还远水难解近渴。
2、后整转该怎么做?资金?模式?
    数字电视进入后整转时代,互动、双向、高清的背后是双向网络改造和高清终端,1资金问题,这次不象数字奥运一样,可以作为当地政府的政绩,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双向改造及终端产品的资金压力更会高于前一阶段;2、盈利模式:数字电视怎么盈利?原本高清是个卖点,可总局又不让收费,不仅有线网络没法从中收到钱?而且为高清投入的成本也再度难以回收。随着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增量的背后,是市场回报的益加尴尬。
3、省网整合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很难
    根据计划,2010年各省要完成整合,但计划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不容易。涉及具体利益,地方反弹会不小。虽然有资本整合和行政整合两种方式,但估计要最后完成目标,可能还得要依靠行政整合的手段。只是或许会有点公私合营的味道。
4、直播星威胁,阴影继续。
    广电总局其实不仅攘外有时也做些窝里反的事,譬如直播星,即使当时地方有线上书,希望总局直播星加密,但最后还是没采纳,于是搞得09年地方有线怨声载道,直接影响了有线电视的发展。虽然09年底,总局开始拨乱反正,但看来的最大效果就是让那些已经依靠直播卫星锅赚钱的黑卫星,又能大赚一笔卫星锅的解码费用了。而近期随着直播星用户规模和商业化进展的扩大,要求修订129号令,取消卫星电视限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高悬于有线运营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阴影犹存。
5、互联网电视,自砸饭碗
    据说总局正在考虑发放互联网电视牌照,而央视等一系列网络电视台的上线,也将逐步从PC走向TV,这对于地方有线来说,不亚于新的洪水猛兽。如果真的放开,那么地方广电有线网络的饭碗真的是被自己人总局给砸了。  1、互联网网络电视的内容和数字电视基本同质,就如中国网络电视台的爱布谷,基本就囊括了所有有线电视内容。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收视需要而且还不收费。2、借助互联网渠道,可以更加便捷的接入现有各地方广电推出的网络电视台,相比有线网络内容落地的局限,在内容上更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3、网络电视的载体是平板互联网电视机,而能买的起这样的设备的,都是属于数字电视的高端用户,未来互动、高清的潜力用户。他们的流失将对数字电视打击巨大。4、家电厂家的渠道和市场营销能力甚至要比电信都强,而且四面开花,对于电信还能带动宽带,对于有线只是争抢用户。可谓广电的真正大患。
    或许正是由于广电体系的特殊性,广电总局和地方广电只有行业指导权而无直接隶属关系,因此导致了上下两边思考切入点的不同,宏观政策忽视了地方利益,一系列体制变革所引发的内在矛盾和困惑也在不断增加。并且网台、制播分离后的各大体系,在剥离了之间的裙带利益关系后,为了各自的生存空间也将从同壕变成竞争。2010年,广电有线网络夹杂于其中,外有IPTV竞争,内有直播星、网络电视倾轧;投入有增无减,收益依旧难有起色;上要面对总局政策规划时间,下要应对地方整合利益分配,这日子不好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