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平遥县衙古城栲栳栳碗脱美食旅游 |
分类: 鱼在闲逛 |
平遥,很多人都去过,是大家心意的休闲发呆地。
平遥保存完好的明清以来的城墙、街道、店铺、民居等,更是吸引着中外的摄影爱好者们。
这次去平遥没有啥目的性,就想吃喝信步的闲散两天。
从北京出发可以坐动车先到太原,然后做汽车到平遥。
北京到太原的动车,都是从北京西发车,每天有8趟,全程4小时。
一等座180元,二等座145元,一等座很舒服,也够宽敞。
去太原的时候坐的二等座,座位很窄,这个挤呀,也可能是我略有发福。
然后从太原汽车站做客车到平遥,2小时左右就到了。
还可以选择绿皮火车,可是车票比较难买。
去平遥之前最好先定好客栈,一般客栈老板会安排电瓶车接站。
在城门口可以买到150元的联票,城里的各个收费景点都可以进。
早上8点多的古城还比较安静,很多店铺都没有开门。
在南大街的地上有古城的地图,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逛古城可以考虑租辆自行车,在古城有很多租自行车的地方,还有单人车、双人、三人和四人的。
租车的时候不用交押金,只需身份证做抵押。
我和渔夫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一天的租金20元。
两人同骑一辆车,还真需要点默契,反正我坐后面一直偷懒。
太阳出来了,老人家晒着太阳,顺便摆摊卖点杂货。
在古城看到的都是这样的小笨狗,在墙根底下集体晒太阳,好会享受啊。
平遥縣署,在古城的中心位置。
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整座县衙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号称中国第一票号,创立于1823年(道光三年)前后。
其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财东为平遥西达薄村李氏。
天主教堂,在城隍庙街上。
1901年建的天主教堂,文化革命时期折除。后在1984年按原样重建,属于罗马后期建筑样式。
平遥古城观风楼。
真君府。
骑自行车还是比较消耗体力的,准备开吃。
古城所有餐馆的宣传海报上,都会有“碗脱”、“莜面栲栳栳”字样。
甚至有些在招牌上,也会出现这平遥特色美食“碗脱”。
这家店比较小,才四五张桌,在南大街上。
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
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
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
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城,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
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
肥肠火腿麻花炒碗脱,碗脱吃着感觉像凉粉,比较有弹性。可以炒熟了吃,也可以凉拌着吃,易于消化。
碗脱是用水将面粉和成面团,水温要冬暖夏凉,再蘸水将面团扎软,将清水全部抽打入面中,使面成糊状。
再将葱切碎,晾干过油炒熟,放入糊状面中。用勺将糊状面舀入每个小碟之中,上笼蒸熟。
出笼晾凉,从碟中脱出,碗脱便做成了。
油糕,黄米面做皮,枣泥豆沙做馅。油炸后外焦里嫩,大枣的味道很浓。
吃完才注意压在玻璃板下的告示,平遥的牛肉下顿再吃吧。
平遥的餐饮物价小贵,特色菜一般都20元以上。
继续逛,下午逛街的人明显比上午多。
这样的古董店比较多,不懂行的人难分真假。
平遥的黄酒很有名,在平遥的几顿饭,除了早餐没喝,剩下几餐都小酌了一下。
体裁很丰富,贴近生活,常见的有窗花、顶棚花、灯笼花,图案种类也很多。
在古城这样闲逛,饿了就近找家店吃点喝点,会感叹时间过的太快。
太阳下山,家家户户都点亮红灯笼,喧闹的街道又渐渐恢复平静。
我们也该回客栈休息啦,下篇再说说平遥有历史韵味,古朴的客栈。
轻博客时间------------------------------------------------------------------------------------
微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