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之痒:补上“依恋”这一课

(2009-07-13 12:15:08)
标签:

育儿

七年之痒

依恋

我曾经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从认识悠爸的第一天起,就巴不得把自己拴到他的裤腰带上。

 

每次和他见面,只要远远看到那小眼睛大嘴巴,就好像过节那么开心得不得了;每次分离(也就是他要上班,我要上学而已),我都郁闷到没有食欲。他到哪里我都想跟着,而我做什么也希望他能陪伴。

 

有次他到国外培训四个月,有朋友约我去学车,我说:没有悠爸的日子,什么都不想干。每天下班回到家,唯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打开电脑,等待视频。我是那么渴望看着他看着他看着他。。。

 

看不到他,就总想打电话。最雷的一次,悠爸打开手机,发现有18个未接来电。悠爸要去同学聚会,要去应酬,我都会生气、撒娇、耍赖……我要他单独跟我在一起,我是那么渴望独占他独占他独占他。。。

 

这样的状况,大概持续了7年左右。突然有一天,我对悠爸说:今天我想自己去逛书店,请你在家等我。悠爸对我,真是没话说的,什么招都接。不管是热的冷的稀的稠的。所以那一天,他只说:路上小心。就自己捣鼓自己的事情了。

 

直到后来有了悠,因为她而看书学习。我才明白自己以前对悠爸的种种,其实是在补课,补“依恋”这一课。

 

我妈说,当年女人的产假,才40多天。如果想要专心照顾孩子,就意味着不再有工作。我妈自然逃不出这样的历史,我由我奶奶主要带大。每天到喂奶的时候,就抱我去找我妈。我妈说,想要多抱我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后来一岁以后的某一天,我妈和我爸突然被调往外地。我问:那我断奶了吗?我妈说:哪里顾得了那么多,说走就走,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奶奶怀里是怎么样哭得,怎样断了奶的。

 

我奶奶是个贪玩好耍的人,常常自己打麻将把我放到床上,用一根长毛巾系在我的腰里。奶奶曾经很夸耀地对我说,当时我很乖,自己在床上能玩好久的。难怪后来我如此喜欢奶奶的那张其大无比的床,原来竟是我儿时的安身之地。

 

小时候的事情记清楚得不多。在我的印象中,我一直睡小床——我妈说过小时候和他们一起睡的,夏天很热她整晚为我扇风——我一直在搜寻那段记忆,可是想来想去还是我在窄窄的蚊帐里睁着眼睛给自己编故事。我对狭小空间一直颇为依赖,尤其是像蚊帐这种狭小和封闭的空间,会带给我很多安全感。这都和儿时的经历密切相关。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8岁。爸爸妈妈回老家江苏,前后大概20多天。至今我仍记忆犹新,每天晚上,我都悄悄溜进爸爸妈妈的房间,盘腿坐在他们的那面大镜子前面,凄惨无比地哭上半个多小时,我想我的妈妈,非常想,想到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压力无法排遣,身边亦找不到信任的人,于是,我选择了父母那面大镜子里的自己。直到奶奶在楼下喊我:妹妹,睡觉了。我才恋恋不舍地抹干眼泪,若无其事一般下楼去。

 

想想当时的情景颇有点恐怖的。我好像从小就愿意偷偷地哭,不让任何人看到,包括自己的父母。记得当时我外婆时不常还来陪我一会儿,但等她走了以后,我还是会从被窝里爬出来去哭。但是20多天后我妈妈回到家,我好像也没有特别的欢迎和热情。从那个时候起,家里人都觉得,我是个独立勇敢的女孩儿。

 

这种独立和勇敢,一直持续到成年以后。在朋友们眼中,我来去如风,仿佛从来不需要帮助就可以完成任何事情。身边的男性,也都像小弟弟一样被我俯视。

 

然而天上掉下个悠爸来。

 

我非常幸运,遇到像悠爸这样平和安静绵长厚实的人。否则,我在想,我的胡搅蛮缠,还不知道已经离婚多少次了。他替代了我妈妈,成为我成年之后依恋的对象。看到他有过节一样的感觉,和一个孩子看到妈妈的脸那种欣喜和开心一模一样。

 

整整7年,这一课才上完。儿童心理学说,依恋得到满足的小孩,在被依恋者那里得到了足够的接纳、欣赏、认同和爱护,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友好的情绪,他的自我建构得以顺利进行,他的人格开始走向独立。

 

走向真正心灵和心理独立的我,这才感觉到,可以准备做妈妈了。

 

突然想,所谓“七年之痒”,可能暗合了这种修复。7年,大概是一个正常的依恋修复周期。在彼此的身上找到无条件的接纳、欣赏、认同和关爱。之后,婚姻走向更成熟的阶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怎么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