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伦理学:计算机学中的警示与伦理困境》是一本科普读物。当今人类社会信息化加速,而衍生出很多诸如电脑犯罪、软件故障、劳动力危机等种种社会问题。作者深感其中的利弊复杂,故写此书与读者讨论。
其实书中的内容已经略显陈旧,毕竟这是九十年代的作品。值得关注的是,本书在欧美地区似乎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推荐教材。可见发达国家在飞速发展高新科技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在产业相关的伦理道德方面对人才进行教育。反观中国,计算机专业开了一大堆,却没有一家学校在这方面有所重视。眼下流氓软件、黑客行为等等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之公害,电脑科技已经显现出其双刃剑的另一面。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是否该反思一下,究竟是电脑科技有害,还是我们的人才培养出了问题?
以下介绍摘自豆瓣(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88395/):
本书旨在描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里出现的新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给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使用者带来的伦理挑战。书中避开了艰深的伦理学理论,用生动活泼的例证、轶闻和故事介绍了计算机犯罪、软件盗版、黑客、病毒和对隐私权的侵犯等信息社会的敏感内容,并致力于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学的人文教育方案。其可读性、全面性和思想性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是计算机伦理学研究的必读参考书之一。
汤姆·福雷斯特(Tom Forester)
计算机伦理学豸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机人文方面卓有建树的位学者,系统地探讨过计算机带来的社会、伦理及律等方面的问题。曾任教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市格里斯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编著过多本有关计机之社会影响方面的书。
佩里·莫里森(Perry
Morrison)计算机心理学家。曾执教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格里菲斯大学布里斯班分校。研究领域设计计算机心理学,人机互动界面等。
前一篇:iPod 不同凡“想”
后一篇:下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