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规矩”

标签:
365 |
分类: 记录 |
我原来住的地方,有一条河涌,端午节时下暴雨,发大水,有一次我从那桥上经过的时候,明显看到那湍急的河水,已经不是之前那般清澈,发黄的河水带着淤泥,和其它一些估计从上游一路过来的杂七杂八的东东,顺着河涌迅速地往前冲,平日里看着还较为宽广的河涌堤案,此刻已几乎看不见,河面随着河水不断网上涨,几乎快没过岸边,让人着实捏了把汗。
所幸我当时看到的,已经是水势最凶猛时,所谓来的急也走的快,等到次日下午时,我再去观察的时候,河水已经下降到原先不足一半的水位,而河涌的内侧岩壁上,也隐约能看到上午发大水时冲刷的痕迹。
所谓见怪不怪,见的多了,自然也就不那么奇怪了。有一年端午的时候,我看到河涌那里有一群人,吵吵嚷嚷的,走近一看,原来是在挖龙舟。
为什么是挖龙舟呢?原来每年端午龙舟赛事结束的时候,当地的村民便会把龙舟包起来,在河涌处挖一长长的大坑,然后用淤泥埋起来,等到次年龙舟节开始前,再把龙舟挖从淤泥里挖出来,这条河涌的桥下边,有一条长约十几米的竖型深坑,平日里我还纳闷,不知道为什么单独留这么个坑道,原来里边放的是龙舟。
端午龙舟节的时候,佛山有一位女子,在河边看到停泊的龙舟,便上传拍摄视频,并上传至短视频平台。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始料不及。
原来是这名女子很快遭遇了一些网友的谩骂,也就是我们俗知的网暴。
为什么会被网暴呢?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当地龙舟分为多个种类,如标准龙舟和传统龙舟,标准龙舟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比赛龙舟,这种龙舟没有男女限制,而另外一种传统龙舟,是不允许女性上去的,而这位“冒失”的女性登上的那艘龙舟,恰是后边这种传统龙舟。
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我小时候,嗯,应该是很小的时候,那时候虽然我父亲已独立正式分家出去,但每逢过年过节时候,大家还是会选择去我爷爷家一起度过。我们家是个大家族,人比较多也热闹,我爷爷那人是比较传统的,思想比较古板的那种,有些事情就非得坚持,比如我记得当时有个很奇怪的规矩,就是正式吃饭的时候,家族的女性成员是不能上大桌的。
所谓大桌,年轻人不一定知道,但中年以上的人一定知道,就是那种八仙桌,个头比较大,凳子也比较高,一桌可以坐八人位置。
至于为什么女性不能上桌?背后的原因谁也讲不清楚,反正神神秘秘的,大抵都是说如果那样坐了,会不吉利什么的。
因此,就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每到正式开始吃饭之前,家族的女性成员都会默默地出去,或到厨房,或去别的什么地方我也不清楚,包括我奶奶,当然,家族里小点的女孩子除外,当然,稍微大一些的,自然也都跟着妈妈出去了。
直到我上了中学,好像这条奇怪的“规矩”才逐渐慢慢退出人们的视线,而取消这个“规矩”,也是比较戏剧化的,原因是有一年,我七叔结婚娶了我七婶。我七婶那人是个胆大也敢说敢做的女性,也是她带头打破了这个多年不成文的“规矩”,大模大样地坐在八仙桌凳子上,我七叔在边上想发作但又碍于我七婶的爆脾气却也无可奈何,而我爷爷呢,开始想发作,但又没发作成,只是全程黑着脸,也不说话地吃着饭。
那顿饭大伙吃的都很小心,也很难受。
从第二年起,家族的女性开始逐渐都陆续坐上八仙桌,我爷爷再也没提过这事,而那条“女性不能上桌”不成文的“规矩”,从此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们家也相安无事,后来多年后再提起这事,大家都觉得这规矩真的很奇怪。
有些东西,如果不合理,总得有人带头打破,不然越传越邪乎,越传越诡异,但就如同一间封闭漆黑的屋子,只要有人捅开个窗户,一下子亮了起来,就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并没有什么诡异的。
前一篇:真的是日期打错了吗?
后一篇:短篇《珠宝》之写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