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和她养老金的故事下

标签:
信访 |
分类: 记录 |
这日一大早,县城一亲戚在微信上给我发了张图片。
这张图是用手机拍摄的,写在一张笔记本纸上,内容是我妈的姓名、身份证号和之前缴纳社保的记录。
从图上可以看的出,之前在18年一次性补缴社保时,工作人员将社保的缴费年限从上个世纪的1971年到2019年。
1971年就开始缴纳社保?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那时候祖国大地都在闹文革,不要说那时候压根没有社保这一概念,估计让你缴纳你也找不到地方去缴纳呀。
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事实上,这上边所列出的记录内容,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之前缴纳费用时,只记得对方(养老中心)说缴纳多少钱,其他还真不清楚。
这是怎么回事?
上次说我联系了12345政务热线,12345客服很快答复我,说是对方已经答复,问题已经解决。
我一脸疑惑地问,
“解决了我这个当事人怎么不知道?”
12345客服有些尴尬地说,
“我只是将对方的反馈情况转告给你。。。”,之后顿了顿说,
“要不你看下你们双方沟通协商下?”
挂断电话后,我心里只想骂娘,
“妈蛋!要是能协商好,我还用的着打12345吗?”
看来这12345碰到这种稍微复杂点事情也束手无策,例行公事徒有虚名而已。
这时候我老家临县的一哥们,给我出了个主意,建议我走上访渠道。
我这位朋友是市政府下的某局长,只不过不在我们县,邻省一个县级市。
“上访?”我脑海中立马出现了一幕,
“一群人跑到政府大院门口,拉着横幅‘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烤红薯’,一边大声嚷嚷着,一边看着过往的人群。。。”
难不成要我也那样?这。。。这一招我也做不来啊。。。我顿感尴尬。
“怎么那么老土?”朋友一脸不屑,开玩笑“挖苦”我,
“网上信访呀!”
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顿时恍然大悟,同时也算是深刻地理解了“官逼民反”这个词语的意思。囧
“如果信访不行,还有纪监委呢”,朋友再次提示我。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我在政府网站上找到信访页面地址,以我妈的名义,将事件的经过简要做了描述并提交上去。
次日上午,我打开页面时,看到已经受理,由市信访局将我反馈的内容转交给了县信访局,两日后,又由县信访局转交给了县人社局。
不久,县人社局出了一份正式受理的文件,内容大意是县人社局已经正式受理反映的问题,文件很正式,也加盖了公章,如下图,
不破楼兰终不还嘛!
后一篇:同情弱者,但不应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