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万光吃利息,就能躺平吗?

晚饭前,冷了一阵子的微信群里忽然热闹了起来。
有人在群里发了个老套的截图,配上一个楼盘图,
>今天终于到了我人生巅峰了!
>
>把XX市的一套142平方的房子卖了,打工15年,我的终极目标完成,做了10>年房奴,也解脱了。
>
>卖了总价1200万,去掉本金280万,手上现金920万,老家7000元/平,买套120平的,加装修一共100万,还有现金820万。
>120万零用,存600万定期,每年大概收入30万,休闲旅游娶老婆生孩子基本没问题。
>
>这辈子就这样吧!
很快就有人发了一张截图,
“这是按照每年5%通货膨胀,以目前600万本金,计算出30年后的人民币购买力,大约折合目前约128.7万的购买力,也就是说,现在的600万,30年后只值现在不到130万元。”
“至于利息,也远没有你想到那么好,按照5%年息来计算,130万元一年12个月的利息,人民币6.5万元,听起来是不是还可以?折合每个月约5416元,不到¥5500。”
“¥5500 在三、四线城市估计生活应该可以,但一、二线城市,应该是不够用的,即便够用,估计也很勉强。”
。。。
其实每年5%的通胀还不算什么,如果再激进些,按照每年10%的通胀贬值来算,600万人民,30年后的购买力可能还不到30万。
如果按30万的购买力来计算利息的话,那就更惨不忍睹了,还不如现在普通老百姓缴纳的社保退休后的养老金多。
你不相信?
想想30年前的万元户,那多风光?再想想现在,就再清楚不过了。退一步讲,就算给你当年万元户100倍的现金,估计现在你也不会觉得自己多安全感了。
另外有人这时回了一条信息,
“现在想着天天旅游,啥也不干挺美的,到真的躺平那一天,也未必觉得多有意思,说不定还会觉得更无趣,还不如现在每天干活,赚钱,累还觉得有意思呢。”
又有一孩子妈妈说,
“昨天晚上孩子还跟我讨论,说要给你她的孩子买基金,早存钱,说钱越来越不值钱。。。”,随后发了一个的表情,继续说,
“我小时候,以及长大后,咋(对钱)都没啥意识?我记得我们小时候1分钱1根的拉丝糖,1毛钱的冰棍,刚毕业一个月600多块的工资,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上次我大姨根我认真的讨论,说为啥我们这么拼,最近特别烦我老公,天天加班到半夜,年前半夜回家骑摩托车被逆行的电动车给撞了,然后现在拐着双拐还加班。。。IT民工伤不起。我大姨的意思,是她一直建议我们去其它的城市,房子便宜,大人小孩子也没有那么累。。。”
先头那人这时候@楼主并回复,
“其实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如果真的把房子卖了,最后拿600万躺平,早早躺平了下一代估计就得重头再来了。”
“所以我觉得买房子躺平,这种做法是不推荐的,除非你有多套房。”
“对!卖房子可以,换种活法也可以,但不能过早躺平”,有人评论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那孩子的妈妈继续说,
“我跟我大姨很认真的说,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下一代。当年我大姨夫和我爸回了老家,我们把他们要走出来的路重新走了一遍。”
“如果再回去,未来我们的孩子可能还得再走一遍,我们只能靠自己。”
“总会越来越好的! @所有人 ”。
“是的,不放弃,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
前一篇:传统的巴士客运站未来会消失吗?
后一篇:我妈和她养老金的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