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刚经-12

(2007-04-01 22:46:09)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佛言實無所得心,而得菩提,以所得心不生,是故得菩提,離此心外,更無菩提可得,故言無實也,所得心寂滅,一切智本有,萬行悉圓備,恆沙德性,用無乏少,故言無虛也。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能於諸法,心無取捨,亦無能所,熾然建立一切法,而心常空寂,故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恐迷者貪著,一切生為佛法,為遣此病,故言即非一切法。心無能所,寂而常照,定慧齊行,體用一致,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者,以顯一切眾生,法身不二,無有限量,是名大身;法身本無處所,故言則非大身。又以色身雖大,內無智慧,即非大身;色身雖小,內有智慧,得名大身。雖有智慧,不能依行,即非大身;依教修行,悟入諸佛無上知見,心無能所限量,是名大身也。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菩薩若言由我說法,除得彼人煩惱,即是法我。若言我度得眾生,即有我所。雖度脫眾生,心有能所,我人不除,不得名為菩薩。熾然說種種方便,化度眾生,心無能所,即是菩薩也。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菩薩若言我能建立世界者,即非菩薩。雖然建立世界,心有能所,即非菩薩。熾然建立世界,能所心不生,是名菩薩。最勝妙定經云:假使有人造得白銀精舍滿三千大千世界,不如一念禪定心。心有能所,即非禪定。能所不生,是名禪定。禪定即是清淨心也。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於諸法相,無所滯礙,是名通達。不作解法心,是名無我法。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隨分行持,亦得名為菩薩,然未為真菩薩。解行圓滿,一切能所心盡,方得名真是菩薩。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一切人盡有五眼,為迷所覆,不能自見。故佛教除卻迷心,即五眼開明。念念修行般若波羅蜜法,初除迷心,名為第一肉眼。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起憐愍心,是名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為第四法眼。細惑永盡,圓明椟照,名為第五佛眼。又云見色身中有法身,名為天眼。見一切眾生,各具般若性,名為慧眼。見性明徹,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來自備,名為法眼。見般若波羅蜜,能生三世一切法,名為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恆河者,西國祇園精舍側近河,如來說法,指此河為喻,佛說此河中沙,一沙況一世界,以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舉此眾多國土者,欲明其中,所有眾生,一一眾生,皆有若許心數也。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一一眾生,皆有若干差別心數,心數雖多,總名妄心,識得妄心非心,是名為心。此心即真心,常心,佛心,般若波羅蜜心,清淨菩提涅槃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過去心不可得者,前念妄心,瞥然已過,追尋無有處所。現在心不可得者,真心無相,憑何得見?未來心不可得者,本無可得,習氣已盡,更不復生。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名為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金刚经-11
后一篇:金刚经-1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