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推荐
先看几个广告画面:一个人在公共汽车上打电话,只听电话那端传来:“儿子,你是不是嗓子发痒、咳嗽又咽不下去?那是慢性咽炎的症状!”这时,旁边就有许多人在伸着头、支楞着耳朵偷听;一个女人“吭吭”咳嗽了两声,立刻就会有一男一女举着药过来说道:“感冒了,嗓子痛干,用××牌草珊瑚含片”;两个女人在讲话,一个对另一个说:“一说感冒,我准咳嗽!”这时,旁边那个叫“×国立”的男人就过来对她说:“咳嗽啊,找××呀”;当饭桌上有人说肚子胀,吃不下饭时,那个叫“×冬临”的人就过来说:“肚子胀,不消化,请用××牌健胃消食片”……
好的广告,要具有艺术性、独创性、针对性、时代性等等。而当前的很多药品广告都不具备这些特性。说艺术性吧,没有一点艺术气息,要么就是药品代言人右手举着药盒子,左手指着它,面对观众做介绍;要么就是上述画面中提到的,有那么多无聊的人,偷听、找事、多嘴。说独创性吧,这些药品广告千篇一律,毫无特色。说针对性吧,虽然有点针对性,但往往夸大其词,违反广告法的规定,以专家、患者的身份介绍疗效、治愈率等等。说时代性吧,许多药品广告一做就是多年,根本不能“与时俱进”。
不知是药厂不愿意多花钱购买好的创意,还是广告公司偷懒照抄别人的创意,反正,药品广告正变得越来越无聊,越来越乏味。
正是:
药品广告真无聊
照猫画虎细细描
尽量增加好创意
即使众口难以调
欢迎查看我的其他时评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