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南科大退学学生父母

分类: 新闻集 |
7月>>>成都商报记者牛亚皓 发自淄博
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被认为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
2010年12月,筹建多时却仍未获教育部招生资格的南科大,宣布自主招生。
首届实验班45名学生,部分为高二学生,包括淄博六中高二10班学习委员王秦州。
2011年3月,王秦州进入南科大学习。
5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被专家解读为,南科大学生要参加高考。
5月底,45名南科大学生发表公开信拒绝参加高考。6月7日,未参加高考。
6月底,王秦州突然在博客里宣布退出,成为从南科大退学的第一人。
对话背景:南科大退学学生回母校考试
7月3日上午,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雨。淄博六中大门紧闭,校园各个入口扯着封条。高二年级,正在进行紧张的期末测试。从南科大退学的王秦州,参加了这次考试。
下午5时,高二学生陆续离开学校。几位高二学生说,王秦州如已回,应分在了快25班。但未见到他,对他是否参加考试也不知情。“可见他变得很低调。”
王秦州,在六中犹如明星。同学对他评价不一。“他很有个性。因为一个数学题,他把试卷在老师面前撕毁,扬长而去。”一位同学说。“他有点自闭,是个怪才。”另一位同学说。淄博六中数学老师徐涛认为,王秦州喜欢钻牛角尖,“他认准的事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时甚至会与老师起冲突。比如他想在竞赛方面有突破,劝他打好基础,引起他的不屑”。对于王秦州从南科大退学的原因,也有两种看法。一位同学说:“他是被南科大开了。他老打游戏不上课,老师都找不着他。”“哪有,他是自己退出了。”另一位同学说。
经再三沟通,王秦川的父母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王的父亲王强是淄博六中的化学教师,他母亲在学校复印室工作。两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王秦州已回到淄博六中上高二,并参加了这次考试,退学风波刚平息,王秦州心情刚平静,此后不再面对媒体。
“我们接受采访,也是最后一次。”他们说。
A.他吃不惯南方菜
成都商报记者:王秦州现在状态如何?
王秦州父母:情绪还好。现在他退学的事,弄得沸沸扬扬。我们在想办法给他减压。
成都商报记者:他退学你们支持吗?
王秦州父母:支持。
成都商报记者:为什么?
王秦州父母:当初学校承诺的比较好,但都没有兑现。现实与想象差距太大。
成都商报记者:都有那些差距呢?
王秦州父母:当时承诺有院士授课,但后来院士都是露了个脸,也没教过几节课。取而代之的老师可能是兼职的。这个学校没有学生管理制度,太自由。学生上不上课,没人管。不考勤,到底谁上了多少课,都不知道。
成都商报记者:他在那里开几门课?
王秦州父母:有微积分、线性代数、物理、英语、国学等。
他们的线性代数很难。那是中科大大二学的。孩子们都不会。微积分高中他都学过。他以为简单,没想到也是这么难。他英语还好,以前都是前几名。
成都商报记者:授课教师都不能让你们满意吗?
王秦州父母:只有微积分老师还不错,是全外语教学。
成都商报记者:还有哪些是王秦州退学的原因?
王秦州父母:就是后来的参加高考事件,对我们影响很大。觉得它快要被收编了,性质变了,朱校长之前的承诺和理念也都变了。另外,王秦州很不适应那里的环境。
成都商报记者:哪里不适应呢?
王秦州父母:比如吃不惯南方菜。早餐还能对付。但中餐和晚餐就受不了。
B.他不是从美国回来的
成都商报记者:你们什么时间想让他回来了?
王秦州父母:我们第一次到南科大,就想让他回来。
成都商报记者:这么早?
王秦州父母:是呀。我们去过两次。第一次是五一,他没回家,我们不放心,去深圳看他。第二次是五月中旬,还是不放心,我们又去了学校。
成都商报记者:两次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秦州父母:没有约束学生的制度。我们在学校图书馆看见学生在打网络游戏,现场有人看着,根本不管。这是个新建的学校,空旷,学习气氛不好。
成都商报记者:你们没向学校反映吗?
王秦州父母:我们向他们的班主任刘静建议,应该把孩子组织起来,上晚自习。刘老师说,上晚自习是不可能的。我们还给朱校长写了一封信,言辞尖锐,他可能顾不上,没回。
成都商报记者:可朱校长和刘老师告诉媒体,是王秦州经常上网打游戏,不去上课的。
王秦州父母:他们这点不好,还暴露了学生的个人资料。把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学校就没有责任吗。我们知道他天天打游戏。学习的同学瞧不起他。但有同学说他只上了一二节课,这是胡扯。他是自己学的不好。管不住自己。不求上进。他也不希望这样。
成都商报记者:可是有人说,大学就是靠自觉呀。
王秦州父母:我们的孩子不是从美国回来的。不是研究生。是未成年人。很难把握自己。
C.“我们都快崩溃了”
成都商报记者:他以前打网络游戏吗?
王秦州父母:打。但不耽误学习。
成都商报记者:他以前学习怎么样,性格呢?
王秦州父母:从小就比较聪明。用别人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就可以了。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学校前几名。中考是周村区第一。他学习优秀。打篮球打得好。下围棋也很棒。文章写得也好。他的弱点是,冲动。
成都商报记者:所以你们发现他上大学后变化很大?
王秦州父母:是啊,他说他突然找不到方向了,没有奋斗目标了。我们承认孩子自身是有原因的,但外部环境也很重要不是吗。如果在学校当时有人指导他,后果就会好点。还是学校疏于管理。所以第二次到学校,我们就对他说了,如果觉得浪费时间,不如回去。你本来就很优秀,回去又不是考不上。在这里,没希望。我们不希望他越陷越深。
成都商报记者:他是什么反应?
王秦州父母:他当时没有下定决心。之后一个班主任和孩子做工作,他也答应老师期末考试会考出好成绩,已经开始学习了,没事了。但没想到出了高考事件。不光是他,大家都人心惶惶。
成都商报记者:他在南科大参加高考有什么不一样?
王秦州父母:很不一样。首先地点是在广东。其实是奔着出国留学的。另外,这样以来这个学校的性质就变了。
成都商报记者:那段时间心情很焦灼吗?
王秦州父母:担惊受怕。一天没睡过安稳觉。我们都快崩溃了。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关注南科大成了主业。这学校不知道下一步会怎样。出的事情太多了。
D.“我们的眼泪掉下来了”
成都商报记者:所以这是最初报名时完全想不到的?
王秦州父母:对呀。当时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理念很适合我们。有院士授课。学校住宿和后勤条件很好。学费免费。每月还给一定的生活费。
成都商报记者:这确实挺诱人的。
王秦州父母:但钱无所谓。我们只有这一个孩子。要的是更好的将来。如果当时知道后面的事,我们就不会让孩子报考。
成都商报记者:你们是在哪里看到的招生信息?
王秦州父母:是在齐鲁晚报上看到的。校长当时也说不错,可以一试。没想到能考上。
当时全国报考了一千多人。他上午在淄博期末考试完,下午坐火车去北京参加统一考试。
考得很轻松。过了三四天,被录取了,收到面试通知。他笔试考了第20多名。
2月27日,他自己坐飞机去深圳报到去了。给我们说,报到时,碰到其他孩子也很优秀,我们当时还挺放心的。
成都商报记者:他退学是哪一天?
王秦州父母:6月4日。真正的退学,他没和我们商量。那天他给我们打电话,说让给他订张回来的机票。我们就帮他订了。我们很高兴。心踏实下来了。
看到他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回到家,我们的眼泪掉下来了。他变黑了、瘦了。走时120多斤,回来115斤。
E.“不希望南科大处于风头浪尖上”
成都商报记者:王秦州为何要发那篇被认为是攻击南科大的博文呢?
王秦州父母:他回家后,他的同学和家长给他发短信,不让他说退学的事情。如果有其他人问,就说没退。我们家长有个QQ群。有一天,群里把我们踢出来了。孩子听说后,一生气,就冲动了。其实本来可以默默地退学的。
他弱点是太冲动。不考虑清楚有没有利就说。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但他诚实,以为看到的就是事实,只有说出来才痛快。他是个很简单的孩子,心里有话说出来就没事了。
他当时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成都商报记者:学校和班主任有再找你们沟通吗?
王秦州父母:没有。
成都商报记者:但他们说王秦州只是长期请假。
王秦州父母:不,他们已经说了可以退学。
成都商报记者:但毕竟没有办理退学手续,这不影响他今后的高考吗?
王秦州父母:这个学校属于自主招生,自发的通知书。
成都商报记者:还有可能后悔一时冲动,再回到南科大吗?
王秦州父母:肯定不会再回去了。他很优秀,又不是考不上。
成都商报记者:据说他来年想报考香港的大学?
王秦州父母:他也就那么一说。不管什么大学,适合我们就行。
成都商报记者:他现在还打网络游戏吗?
王秦州父母:他现在不上网了。他在一个没有网的地方。
成都商报记者:现在剩余44位学生的家长是怎么想的呢?
王秦州父母:有的家长也有这个意向(学生退学),说等过了暑假之后再决定。但其他家长和孩子跟我们的认识不一样。他们怕这个实验班解散。他们认为有前途。我们希望这44个孩子有好的前程。
成都商报记者:不想对南科大说点什么吗?
王秦州父母:不希望南科大处于风头浪尖上。希望平安,好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