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兰芳》为何让人打瞌睡?

(2008-12-06 23:44:38)
分类: 书影集

昨看了电影《梅兰芳》,本来我是不想看此片的,但当晚电影院的另外两部片子我都看过,于是只好懒懒散散地看了。之所以有这个状态,实在是因为对导演过《无极》的陈凯歌不敢有太大的期待,以为又是空洞无聊,像臭婆娘的裹脚。电影开始了,没想到我所在整个厅只有寥寥几人(电影结束了,灯亮了,后头看有10来个人)。离我不远的一个头发像烫泡面的女孩,看着看着,打起了瞌睡,身子往下滑,可以作为观众对此片最具代表性的深刻反应。所以总体评价①是,平淡寡味。

总体评价②是,整个故事上身长,下身短,有虎头蛇尾之嫌。将梅兰芳的出名与十三燕的争斗叙述过多,导致上半部冗长拖沓,而使真正能体现出梅兰芳精髓的后半部分显得气喘吁吁。因为之前孙红雷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所有演员都有必要去看看《梅兰芳》,学习真正的艺术云云。到了电影里,其实就是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但为什么作为电影高潮的这一部分并没有取得打动观众的效果呢?我认为有几个理由:

最明显的就是过分渲染了那位日本兵对梅兰芳的真挚感情,有喧宾夺主之痕迹,使梅兰芳的大义凛然分量变轻。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细节,就是梅兰芳打了两支四联防疫针(史实),开始嘴唇冒泡脱皮,以显示自己患病不能再唱。电影上刚看到梅兰芳脸上裹着围巾,我还以为导演会将这一细节夸张一下,没想到围巾揭开,仅看见嘴上一块翘起来的小皮,最后的感动都没被调动起来,大失所望。

这样整个电影的故事就在超级平平淡淡中度过,中途我一直以为会有一个高潮出现,没想到一如既往得单调,难怪那个女孩会慢慢陷入打瞌睡,慢慢身子向下滑呢。

故事不能跌宕起伏,想必是有原因的。不知是编剧没有抓到梅兰芳人生的关键点,还是导演淡化了一些本应浓笔书写的细节。而故事着重添加的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爱,也没有起到救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戏中人物邱如白,看似是导演自始至终尽力展现的一个角色,但从结果上来看,很多内在的东西隐藏其中,没有放大,实在有些遗憾。比如邱如白似乎最理解梅兰芳,他所有的“控制”是为了守住梅兰芳的“孤单”。而电影对梅兰芳的“孤单”并没有太多的刻画,自他从一出场就被别人团团包围着,看不出一个艺术家求索之路上的自我蜕变和精神痛苦,使梅兰芳的性格过于单一。

电影的开头十分不好,以其大伯的秘信始,让我立即想起来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的开篇,有点老套了。结束又显得过分突兀,编剧严歌苓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抗战胜利后的梅兰芳有太多的政治色彩。话也不错,但不能作为电影匆匆收场的理由。大幕拉起,复出后的梅兰芳人影未现,表情不知,混沌中草草了事,苍白无力。

再说电影故事片段的起承转合,多处雷同,实在郁闷。有无数个画面都是转眼一看,对方正直挺挺站在对面,如同鬼魅僵尸。还有,一人正独处,一人进来,独处者皆说:“哎呀,你吓了我一跳。”这种重复出现的对白出自不同人物之口,真是吓了我一跳。

再说说这几位演员吧,演得最好的是孙红雷,黎明比较差,章子怡超级差。感觉章子怡根本没有入戏,不像她接受记者访问时所说“接到邀请时自己正在读关于孟小冬的文章,恰陈导演让她演孟小冬,想必是人生之机缘”,如她所讲是一种缘分,但章子怡演孟小冬也恰是是电影之败笔。此女与孟小冬气质有很大差别,给观众以强烈的世俗之感。其在舞台上唱戏之扮相,一笑,如猴,差点让我笑出声来。

找黎明演成年梅兰芳估计也是最佳明星人选,白脸体柔,别说看梅兰芳真实照片和黎明还确有几分相似之处。但黎明还是不够阴柔了,与剧中着力烘托的梅兰芳很不对称。黎明虽说是个小白脸,但身体块头不算小,阳刚之气还显三分,与剧中梅兰芳的性格还是很不像的。尤其是此男绝无唱戏之天赋,唱歌都唱得像老鼠啃木头,他唱起戏简直嘴都没张开,太假。总之其与章子怡一样,根本无力刻画艺术大师的风骨和内涵,灵魂丧失,焉能逼真?

孙红雷是真正发自肺腑演到深处的一位。我观此人,虽脸上一股煞气,但绝对是千般柔情在内。其此前做客《鲁豫有约》潸然泪下,看似极易动情。陈凯歌要孙红雷演邱如白,就是看重了这厮常年演情感类电视剧练出的一身功底,还说“邱如白是知识分子,但谁说知识分子一定是什么样的”,意指让孙红雷演一个知识分子是对传统知识分子的颠覆。事实上,孙红雷在电影中的表现也有着很大的毛病。也许是没黎明、章子怡腕儿大,孙红雷在其二人面前本该是导师人物的表现,却无意中显露出拘谨与胆怯之态,令人叹息。而在孙红雷独自表演时,其能将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画出魂来,可见其表演与内在的结合功力已经了得。

英达没得说,老油条。

电影的对白大凡平庸,只有两句留下印象,一就是“孤单”那句,另外有句恶搞的,是梅兰芳对十三燕说:“…….都挡不住它闪亮。”

十三燕说:“谁挡谁闪亮?”

周杰伦这厮和一瓶滴眼露就立即跃然幕上。陈凯歌想学《赤壁》恶搞了吧?

看到《赤壁》(下)的预告片了,其实想想,正剧确实也需要恶搞,不恶心就不搞笑,不搞笑就不卖座儿,不卖座儿导演没信心拍续集,不拍续集女演员就没法继续被导演潜规则,不潜规则,中国电影还叫电影吗?

不潜规则,中国还叫中国吗?

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