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员的金箍咒被锁紧

(2014-04-15 21:04:22)
标签:

收购价格

收入

比不上

大成

新政

文化

分类: 娱乐

演员的金箍咒被锁紧 

    

    新闻提要:2014415日,总局召开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会上宣布,自201511日开始,总局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二集。

   总局此次电视剧播出方式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均衡卫视综合频道节目构成,强化综合定位,优化频道资源,丰富电视剧荧屏。 

 

我们都知道,电视剧制作成本高在演员身上,明星、大腕动辄几百万、千万,一部电视剧光演员片酬就占去一半之多,大制作电视剧演员报酬甚至高达70%。制作费用和周期就在那里,怎么做都是那些费用,只要不是特效效果太多,总费用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但是,演员的片酬也在那里,不降,反增。新政似乎打压了演员的片酬,殊不知效果未必奏效。演员的贪心就在那里,演和不演看片酬。高就演,不高不演。一剧两星似乎在鼓励电视台做独家剧、自作剧。那么,民营企业呢?一剧两星让制作企业走两个极端,要么大制作(当然新政会逼着减少),要么就低成本电视剧(会增加烂剧,阻碍走出国门)。一剧两星,势必引导资源整合,也会引导自作剧和独播剧的生产,但是,数量会减少。电视台的购买力就在那里,习惯了,不光赖账、欠账,还压低收购成本,原因是广告量越来越少,经营困难。四星时候,中国就没有几个星星闪耀,就那么十家电视台,敢自称为“星”。大手笔收购电视剧,其他的所谓的“星光”未必灿烂过。大多数是买二轮,甚至三轮。

市场就在那里,收视率就在那里。电视剧生产势必要重新洗牌,首先是降低成本,否则谁肯花大钱购买“奢侈电视剧”?中国电视剧的“奢侈”、“豪华”是怪胎,总是以为大腕、明星多就是大制作。大制作不能是在追求质量上吗?制作不能豪华吗?国家出台新政,恰恰是打击演员豪华阵容,而是倒逼提高质量。一剧两星,势必导致降低成本制作,卫视不凑钱,买得起吗?买得起,承受得起亏空吗?韩剧、美剧每一集电视剧制作成本高达300万元-500万元。中国的电视剧比不上如此的制作成本,演员报酬倒是高出几倍,编剧的价格不如韩国打灯、场务价格,这都是没法比的事情。谁把演员惯坏了?谁把演员捧上天?这回演员就是你的神仙。不敬神不行,因为你把她塑造出来了,只有跪地烧香才行。否则,神仙一发怒。你就得头痛。

电视剧是文化产业。产业的发展和生存势必一来市场。市场就在那里,而且电视机开机率一直在降低,广告哪里来?收入哪里来?优秀电视剧哪里来?演员的片酬到底多少算合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劳动报酬应该和实际付出相等,多劳多得,少老少得,不劳不得。然而,演员漫天要价是不是事实呢?新政出台。肯定减少了大成本电视剧生产数量,演员的价格不降,生路在哪里?独家剧、自制剧会增加,小成本电视剧会增多,不一定就会导致质量上不去。80年代、90年代电视剧费用都不高,经典剧很多,质量也不差。质量不是因为钱而提高的。明星大腕就没有败笔?明星大腕就是“剧神”?新演员出路在哪里?人都是从无名到有名的。一炮红,也是经过无名和寂寞、努力的。很多明星大腕的电视剧不是都很烂吗?新政出台,简直是给演员上了金箍咒,制作方不肯出打钱制作,演员哪里去要高昂的片酬?零星的几部电视剧能养活的起那么多明星、大腕吗?不降低片酬,活路变死路。饭就在那里,吃不吃。吃,就那些,不吃,饿死。

制片人和制片方迎来了含泪的“春天”,演员片酬倒逼降低了,可电视台的收购价格也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