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贪官要进行“海底捞”
(2012-10-10 14:52:46)
标签:
山东海底捞穿戴宋体潜伏杂谈 |
分类: 新闻及其新闻人物专访 |
对贪官要进行“海底捞”
人的穿戴不仅仅是遮羞和保暖,还有美饰作用,更有身份地位的象征。一些官员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总是穿戴名牌,使用名牌。使用名牌、豪车都是官家的。这个穿戴恐怕不是了,公家不管官员的穿戴,除了制服以外,基本不配套,发放衣服。当然,有的单位以发福利为名,发一些穿戴,这都是少数。那些穿戴名牌的,少则资金几千元,多则几万,几十万,显然不是发放的,都是人家“送的”。表哥的表,想来路不正,一查竟然是十多块名表,连腰带都是几千元,上万的。其收入肯定不够买穿戴的,实际上按照现在的收入,高官的工资也不够买名牌穿戴的。动辄几万,几十万元,那不是小数目。之所以穿戴名牌,穿戴得起,还不是白来的。白来的东西背后总有不白的事情。那就是权钱的互换和交易,没有权钱的交易,谁也不会白送谁名贵的穿戴。拿受别人的穿戴,与那些好吃喝嫖赌的人一样心理,那就是每有贪污,没有索贿受贿。水滴石穿,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慢慢的,几千元,几万元,合击起来不是小数目。谷子满仓也是由一粒粒组成。以为吃喝嫖赌和收受物品不算什么,被抓了,反而叫屈,我比那些贪官清白多了。贪污和行贿受贿没有大小之分,性质是一样的。说明此人政治素养不够,说明此人心一样是黑的,说明此人已经堕落。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物品,尤其是高档、奢侈品本质上与收受贿赂无二、无疑。最近,一些日子里,有多位贪官因穿戴暴露、败露。双规的双规,被开的开了。穿戴成了群众舆论监督的暴露点和抓贪官的利器。那些故意伪装的贪官还潜伏着,潜伏在干部队伍里。曾记得,山东好像是电信单位的一位工程师,每日穿着旧衣服上班,骑着七十年代的破自行车,其私下的房产好几处,收受回扣高达千万元。被抓的时候,连单位的人都震惊了,这么个穷工程师,怎么会收到这么多的贿赂和回扣?其不仅私下买了不少房产,而且养了小情人。其败露原因是异地客户被抓,交代出来的。这件事似乎发生在九十年代初期。由此,我们看出,潜伏着的贪官危害更大。尤其是那些早退、病退、调走的贪官,谁监督呢?组织部门也是有了举报才进行追究和问责。预防犯罪似乎是很重要的,关键是预防中的防不胜防。
当下,微博成了私人舆论的平台,很多人都通过微博来揭露、曝光贪官的劣迹,表哥杨达才就是一例经典案例。还有诸多的案件,都是微博的威力使然。贪官的智商不会很低,会陆续的转为地下或潜伏、隐身起来,这些蛀虫怎么挖出来呢?关靠微博这只啄木鸟恐怕不行吧?总得弄个“海底捞”才可以涮尽锅中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