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弋:杜康酒为什么有名又无名?
(2009-11-24 00:31:21)
标签:
酒文化饮者品牌营销土酒杜康文化 |
分类: 新闻及其新闻人物专访 |
酒文化是中国大众文化之一,酒文化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即便是穷人也离不开酒文化。酒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平民性,是公众的文化之一,就像遵守道德一样普遍和具有普及性。家中来客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有酒就是尊贵和敬重。没有酒的接待是平淡的,是乏味的,是客套的。有酒的宴席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热情!酒文化在当代被昂贵的包装和品牌概念炒作得一塌糊涂。实际上除了茅台酒没有什么酒可以说用昂贵和高贵的品质来言说了。但是,这不等于其他的酒就没有自己的内涵。按理说酒文化没有什么高低和贵贱,有的只是品质区分。价格上的高低不等于酒的品质好坏。酒真正讲究的是品质,也有味道和口感。只要心情在,是酒就能让人有求醉的欲望,其实醉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表现一种热情和心情。
造酒的和卖酒的总是存在一种关系的,一种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主要是靠造酒的工艺和技能,靠饮者的品味、口味存在的。再好的酒没有饮者,酒也就没有了烈性或味道,就失去了品质。造酒者也就没有了知音。
酒的存在不是靠品牌存在的,而是靠人的喜好存在的。有些很有名的酒品牌,实际销售的不是酒,是营销。很多酒品质不错,为什么价格和销售不行?那是因为他的酒文化里缺少营销的积极因素。硬性广告的酒不能宣传酒的内涵和文化,只是打出一种营销的理念。很多的广告费等于告诉人们我们生产这样或那样的酒,而不是酒文化。观众对硬性广告是有怀疑态度的,是抱有逆反心理的,具有排斥性质的。广告出名的酒一般都是用来应酬的,代表一种人心态的,这种心态是什么呢?那就是面子。
生产酒的厂家靠有限的虚伪的人,用虚伪的心使用你的酒,你注定是迟早要失败的!品牌的维持要靠人心,消费者的心和口碑才是真正的营销。很多地方名酒就是这样生存的,靠的是美誉度,真正接待亲朋好友用的都是地方自己的酒,而不是很广告的酒。广告的酒只能告诉人们一个信息,做东的人很会装人,好面子。
酒是有文化的,酒文化很深奥,也很厚重。硬性广告绝对宣传不了酒的来历和内涵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信息,我们的品牌做的很大,很有钱而已。这些信息不一定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杜康酒做过品牌营销,假如杜康不做品牌营销,杜康一样有知名度。原因是很多电视剧里有杜康酒的故事和台词,人们对杜康有着一种学识一般的认识和认知。但是,杜康为什么做不大?原因是杜康人不会营销。
某些酒广告铺天盖地还是阻挡不了人们对小酒厂的“小烧”、“二锅头”兴趣和热衷。原因是很多电视剧里,酒肆、客栈场面出售的都是自己的“土酒”,再有饮酒和吸烟一样具有习惯性。人们在确认一种酒的时候不会考虑是广告酒,更多的是考虑饮酒习惯和受到的启发和诱发。影视剧里表现的品牌有故事性,有情节,有情趣性,所以影视剧里的酒会被人很快接受,接受的酒的时候,更多的是接受这个酒的历史和历史人物对此酒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诱发性。所以说电视剧里植入酒文化更能渗透观众心。即将有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李白与杜甫》将是酒文化的一次大会战,谁胜谁输只有看眼光了。《三国演义》里曹操的“何以解愁,唯有杜康。”不是很有名吗?营销就是另外的事情了。